年仅十八岁的小戴和很多其他中国学生一样,来到墨尔本留学。两年之内,她就进入了一家按摩院工作,一边修读自己的维多利亚州教育学学位。
上月,在澳大利亚度过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小戴获得留在澳大利亚的权力,因为上诉法庭把取消她签证的意见搁置了。
小戴的故事代表了澳大利亚国际留学产业繁荣时期的写照,当时留学和签证是一对一挂钩的。
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个政策代替另一个政策,一切似乎都是冷酷无情的,人文气息并不浓厚。
据《澳大利亚人报》称,上个月上诉法庭负责人之一弗吉(Stephanie Forgie)见证了小戴来澳以后的痛苦遭遇。
小戴1983年出生于中国,11岁的时候离开家到寄宿学校学习某一个特长。她和一位在澳教学的老师建立了联系,在中介的建议下于18岁以前申请了学生签证,因为这样她就不用参加英文测试。
她的妈妈给了她1万元钱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资助了。在墨尔本,由于家庭寄宿的房东不愿意给她钥匙,她就自己搬到了一个公寓居住,那里有不少毒品使用者。然而,随着生活成本的上涨,她发现按摩赚钱要比在超市打工容易得多。
于是从那时起,小戴就开始向家里寄钱了。然而,她发现自己不能直接进入大学,必须参加VCE高考,然后通过专科学校获得学位。
弗吉说:“那个时候,学完两年的理发课程以后,是可以直接申请签证的。”从2005-2006年,小戴学习了理发课程,然后在一个妓院工作,一边修读自己喜爱的专业。由于长期理发练习,她的手部开始蜕皮,因此决定放弃当理发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