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正计划禁止境外留学中介在中国为想要留学的学生提供服务,同时也将加强对本土中介的管理。
尽管批评者认为这种地方保护性的政策是不公平的,中国本土的经营者却对此表示欢迎。
教育部在10月29日发布的规定草案允许省级机构决定是否为本土留学中介发放牌照,并将实施备用金制度。备用金用于支付留学中介拒绝承担或者无力承担对其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备用金数额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但最低不得少于50万人民币。如果留学中介向客户提供虚假信息,将会面临最高10万人民币的罚款。
然而,政府还将禁止一些境外留学中介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该草案规定,境外机构和个人、境外机构驻华代表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以任何形式从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活动。
北京的一家中介机构的主管胡先生表示,境外中介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如果学生被他们欺骗就很难找到具体责任人”。然而,一些中国的经营者不同意此看法,他们指出境外中介也为本土的公司提供了帮助。“一些申请人有时会要求我们帮他们转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寻求境外中介机构的帮助,因为他们与大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位留学顾问说。
澳洲广播电台(ABC)在7月份报道了由新西兰官方发现的279位申请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虚假和欺诈信息,而中国本土的中介机构被指责参与了这些作假,其中包括学历和银行资料的伪造。
当然,境外机构也对造假现象负有责任,但并不像中国的中介那样经常与欺诈的新闻联系在一起。
本土留学中介无疑很欢迎政府的新规定。他们认为这将使学生免于受到掠夺,并且促进了对改行业的监督。胡先生说:“许多境外中介机构以某家大学的招生办公室的名义在中国运作,这是非常迷惑人的,与大学有联系的中介很容易获得信任。”
一些境外中介在中国的分公司正试图通过与本土公司合作或找到本土代表作法人来申请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