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考试备考过程中,词汇,这在多数中国考生的眼中都有着一个崇高的地位,甚至现在还有不少的学生认为只要词汇量足够,雅思口语获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中国考生在雅思口语备考上的关于词汇量的最大误区。 就雅思口语考试而言,其目的是评估考生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尤其是考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该口试遵循任务型测试理论的原则,测重点在评估考生能否自然、流畅而准确地运用语言来完成自己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真实的语言交际任务。其任务具有真实性、交际性和话题广泛而多变的特点。 所以,雅思口语考试的重点是:要求考生能陈述一般的事实和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意见,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解释现象和原因,以及推测未来的虚拟情况等。通过检测考生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和连贯,掌握了多少词汇量,能否准确得体地使用词汇和语法结构,发音是否正确而不至于产生交流障碍等方面,来检测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常见误区:词汇量越大越好 这绝对是中国考生考雅思口语的最大误区之一了。词汇作为雅思口语的四个评分标准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像某些中国学生那样重视词汇量,视词汇为一切的这样的态度,恐怕并不是非常的常见。很多考生花尽心思、想方设法地要在词汇方面大做文章,从而盲目地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背单词上,更有甚者会去买一本数万单词的字典拿来啃,期望在口语考场上可以“语出惊人”。结果却陷入了背了忘,忘了又背的恶性循环里。 有些考生直接背诵科普文章作为口语资料,用词很复杂,描写也很细腻,但考官只给他五分。理由很简单,因为你所用的词汇与你的语言根本不相符。这样的话,考官一听就知道是背的,所以会故意压分数。 误区纠正:“考查词汇”旨在考查考生准确而恰当地运用词汇的能力——词能达意。 考生在回答时,应选用既相关又恰当的词汇,而且用词要丰富。在这方面也有两个指标来衡量:其一是用词得体,恰当而准确;其二是用词的丰富性——会用代词、同义词及描述性词汇来表达相关概念,而不是干巴巴地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寒假即将到来,正是许多考生复习准备雅思考试的时机: 1) 用词是否准确而得体?表达是否符合习惯? 2) 用词是否丰富,能否用代词、同义词、反义词及描述性词汇来表达相关概念? 3) 是否能分清词汇之间细微的区别?(因为英语中有些词义相似,但用法各异。) 4) 能否分清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在用法上的区别?(是否总是使用同一词性?) 5) 能否用迂回的表达方式来陈述不会表达或难以表达的概念?(遇到词汇障碍时,能找到其他词汇来代替吗?) 6) 能用每个人都知道的简洁明了的普通词汇,还是用一些相当专业的生僻词汇? 其实,在雅思口试中,考官无从了解考生的词汇量究竟有多大,而且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况且,国外日常生活里,真的没有人整天把难词挂在嘴上。反而,考官可以从考生是否能准确用词、是否老是重复相同的词汇以及用词的丰富性等方面来检测考生的词汇量及考生运用这些词汇表达思想的能力。所以,考生用生动的生活英语同样可以跟考官非常有效的沟通。所谓生动的英语单词,更多的指的是地道、符合外国人的说话习惯的单词。毕竟,用词失误比语法失误更容易造成考官的理解障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对词义的把握比对语法规律的把握更为重要。英文当中很多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这些词又非常的简单易懂,但是中国学生可能并不是非常了解。说话时应尽量做到易于理解和接受,尽量不说一般人听不懂的术语。 实在不会用英语表达的单词,可以通过解释、举例以及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说明。如果考生盲目地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背单词上,更有甚者会去买一本3万单词的字典拿来啃,最后就会陷入了背了忘,忘了又背的恶性循环里。 “贪多嚼不烂”这就是对于以上雅思口语备考词汇量误区的最好形容,雅思口语高分不在于词汇量有多“庞大”,而在于词汇使用的巧妙、细节和地道,同样雅思口语高分也不在于说的有多快,快并不等同于流利,而应该追求语意、逻辑的连贯,并且要保证基础语法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