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编译枫渔12月16日报道】5300年前就在中国乡村出现的“猫捉老鼠”游戏,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野生猫科动物如何转化为今日人们所熟知的驯良宠物的。
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们相信猫捉老鼠游戏反映了猫类食欲的驯化之路。
古代农民储存的粮食对啮齿类动物而言就像一块“磁石”,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野猫则会进入村庄来捕食啮齿类小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野猫们渐渐适应了村庄的生活,并且温驯地盘绕在它们的主人身旁。
不管怎样,这一主导理论解释了古代野猫如何发生转化并且成为当今的家猫祖先的。只不过这些都是在中东发生的,而不是中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人员Fiona Marshall认为,中国村庄中挖掘出的遗骸表明古代猫科动物的确承担了控制鼠害的工作。
Fiona Marshall是这一化石研究报告的作者,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周一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野猫的第一个证据来自于5300年前的中国北部农村,而家猫的第一个证据则来自于4000年前的一件埃及艺术品。
研究人员发现古代中国北部农村的粮食供应受到了啮齿类动物的威胁,尽管农民们设计的储粮容器希望能够将啮齿类动物拒之门外,但啮齿类动物还是能够钻入粮仓偷吃粮食。研究人员对古代猫科动物的骨化石进行检测后发现,那些被猫吃掉的动物体内含有小米。因而很明显,猫确实会抓老鼠。
英国达勒姆大学的Greger Larson称这一最新研究工作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为与狗、猪、羊相比,人们对猫如何驯化的研究目前还是太少。
(编辑:枫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