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中国与邻国关系:需要“大战略”

【记者徐一凡12月16日华盛顿报道】12月16日,前美国驻华大使、现在基辛格中心著名中美关系学者芮效俭(Stapleton Roy)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表示和平崛起和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中国处理邻国关系的关键就是建立解决这个矛盾的框架与战略。他是在题为“‘中’国四顾:中国的邻国战略”(The Middle Kingdom Looks 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China’s Strategies on its Periphery)的讲座上表述这一观点的。

Capture

著名学者爱德华·鲁瓦克。(记者徐一凡摄)

A2

“‘中’国四顾”讲座现场,台上中间为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记者徐一凡摄)

这场讲座由《中国的崛起与战略逻辑》(The Rise of China vs. the Logic of Strategy)一书的作者爱德华·鲁瓦克(Edward Luttwak)担任主讲,芮效俭进行评论。在谈到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美国和中国主要的邻国日本、印度、越南等国关系的影响时,芮效俭说和平崛起(peaceful rising)是一件好事,但中国更需要说服邻国,让邻国确信这一点:“和平发展”与“国家利益”有着天然的矛盾,现在在中国的发展计划里却被写入一个句子,矛盾的解决框架需要尽快建立起来,以“大战略”避免地区局势紧张。

鲁瓦克认为,通常意义上的“战略逻辑”。中国最近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及宣称南中国海80%的面积为领海使得美国重新把注意力投在了中国的战略上。要分析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政策、外交、目的,其对于14个陆上邻国,以及所有近海远海的海上邻国的态度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他说,现实情况是,中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在快速发展,但是在周边的邻国常常觉得受到威胁并转而与别国结盟的时候,中国保持周边地区稳定的能力实际上减弱了。日本、印度、越南等中国的邻国正在形成一个同盟以应对中国的“威胁”,这是中国面临的现实状况。比如,印度和越南在联合进行潜水艇项目,日本对菲律宾进行帮助(除台风灾害外),韩国与日本一致反对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等等。中国需要一个“大战略”来应对这些自发的同盟。

鲁瓦克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国家主义高涨,从而使得中国愿意向外界显示力量。其实,一方面,中国应当进一步发展,如中国的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说过的“韬光养晦”,一直到真正具有地缘管控能力时再建立框架处理东海、南中国海、东南亚等地方的领土矛盾;另一方面,中国的邻国也应当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周边,和当年的苏联不同。

(编辑: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