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雅思口语第三部分深度讨论
第三部分的考试非常关键,对于考官来说,第三部分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考官第一次能够摆脱那些已经设定好的问题,用提问测试考生真实的水平。从理论上说,第一、二部分虽然问题繁杂、话题繁多,但由于话题的长期固定性原则,基本上是可以提前有充分准备的。然而考生无法预测第三部分会提出的问题,因此单凭记忆回答是没有用的。事实上,第三部分才是真正的对话,优秀的考生在这个部分将有机会展示他们过人的水平——丰富的词汇、正面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用连贯的语言机智作答、熟练运用多种动词时态,且在回答问题时有独特的想法、新颖的角度,语言自然流畅。那要如何提升第三部分的分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展开讨论。
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考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在第二部分卡片话题的基础上,以话题本身为关键词,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发散可能出现在第三部分的问题,再逐一解答。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了解时事新闻来拓宽思维,还可以和同学、朋友进行头脑风暴训练,与老师、家人交谈想法。
学会升华答案。很多考生在口语考试过程中,习惯性地加入个人经历以达到扩充答案的目的。诚然,这不失为一种方式,但是在第三部分中,只限于个人经历是不够的,要用更开阔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考生需要跳出个人经历的圈子,上升到更为广阔的范围。例如,考生最好不要说“我认为污染是一个问题,因为会使我咳嗽”,而应该说“我认为污染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重问题,因为它会长期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适当将问题分层。在雅思口语第三部分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题干。比如“Where do young people usually live?”、“Where do people usually get their collections?”等。仔细分析一下题干,不难发现所谓的第三部分问题的抽象就在于关键词“young people”和“people around you”。凡是出现这类模糊性词汇,首先要将思考方向大词化小,分成不同类型来逐一讨论。因此对于第一个问题最有效的回答并不是直接用“yes”或“no”,而是看看young people的定义和分类。当然,根据问题不同,分类的切入点也可以分为地域、年龄段、职业、性别和爱好等。这样的分层意识就大大提高了扣住观点的空间。当然,在分层时,考生也要去避讳一些禁忌短语,如“well, it depends.”这类短语致命的弱点在于回答过于随意,句型不够完整。因此,还是要更为具体地把分层依据点明,例如考生可以使用“People’s choice vary from one to anoth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 groups.”等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