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牛津:挥之不去的留恋

刘志伟和他的30几位同学去年参加了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威大学共同承办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在英国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游历了众多名胜古迹,回国后完成游记 - 《行走英国:在地图的边缘》。本文为刘志伟游记节选的第四篇。 - 编者
中古时期,牛津是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口。所谓“津”,就是“渡口”之意,商贾远道贩运牛群,农夫驱赶牛群往来草场,往往在此涉水渡河,小城因此得名。 
 

牛津的地理位置,居于英格兰南部的中心,是当时陆路要冲。南北车马交会之中,一个繁荣而热闹的市集也就逐渐形成。如今,古老渡口已不复存在。河里,双双对对的男女荡着小舟;河岸,青草漫漫,绿树成荫,拥挤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牛津,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古枝,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形形色色鲜艳的花朵,小城显得一派古朴素雅、生机勃勃的景象。

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漫步牛津校园,就仿佛走进了漫漫历史长廊—盎格鲁-撒克逊风格的塔楼、诺曼风格的碉堡和城墙……这风情万种的古老建筑,处处积淀着千年学府的斑斓文化,处处显示了风云际会的历史沧桑。在那里,过去所有的美好时光都镌刻在古堡灰墙里,一庭一院、一桥一径、一砖一石,都承载着牛津人昔日的梦想和已有的辉煌。

牛津的街

在8月一个阴雨扉扉的清晨,我与一拨同班同学来到牛津。在阿士莫尼博物馆门前下了巴士,各寻路途撒向校园的四面八方。我径直进入博物馆参观,一来暂避晰晰沥沥的雨水,二来这个博物馆也是牛津的骄傲。这座博物馆始建于1683年,是英国第一座博物馆,比大英博物馆的历史还早了70年。现在,它仅次于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国第二大博物馆。

博物馆内一个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陶罐和公元9世纪刻有阿尔弗列德大王头像的镶蓝宝石纯金饰件,是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先后看过牛津与剑桥的博物馆,我有一个突出的印象—两个博物馆的陈列都十分拥挤,藏品展示过于密集。当然,如果从两校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角度来看,单位面积里展品愈多,则参观学习时的效率愈高,自然也是乐得如此。

沿着圣贾尔斯街(St Gilles Street)向校园的中心区走来,阴雨停了,街面上渐渐游客如织。我依次参观了始建于1437年的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和始建于1263年的巴里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巴里奥尔学院以曾经培养出了多位英国首相和其他政界的要人而著称,英国前首相阿斯奎斯曾经形容巴里奥尔的学生“平静地流露出一种自然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