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中,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5万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回国就业人数总体上呈大幅增加趋势。仅去年一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就办理了3万例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与此同时,归国人员的学历造假案例也开始增多。
“为没有学成的留学人员提供全套服务”、“您将在本公司全力协助下,成功获得德、奥、瑞、比等国家的高校毕业证书及全套有效认证,实现您留学海外未完成的梦想。价格优惠,质量第一,隐私保密!”
这份刊登在2006年10月25日国外某中文报刊上的制造假洋文凭的广告,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研究室主任魏祖钰去年到几个中国留学人员较集中的国家进行调研时,从德国一家餐馆带回来的。魏祖钰发现,在这些国家的餐馆、宾馆等公共场所,这类报纸随手可得。有的广告在大标题中赤裸裸地写明:“为没学成的留学人员提供全套服务”。与之对应的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验证国外学历学位工作中,查出假洋文凭的案例年年都在增加。
假洋文凭已经成龙配套
魏祖钰告诉记者,以前假文凭这种情况还只限于个别国家。但是这几年,随着出国留学的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在国内学习基础不好、外语基础差、自制能力差,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中学生,也加入了出国留学队伍。这些人在国外的学习中,会遇到比国内更大的困难,加上没人督促,往往很难完成学业。为了回国后能向投入了巨资的父母有个交代,并能找份工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法儿弄个假洋文凭。有了市场需求,国内制造假文凭的不法分子,便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做到中国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国家。
假洋文凭价格不菲,做一套一般在1000英镑左右,约合人民币15000元。但服务确实“上乘”:首先是各种证明一应俱全,从国外学位证书到成绩单;从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从钢印到签字笔体,全都可以造假。至于前置学历(出国前的学历),造假者更是驾轻就熟:哪年到哪年学历学位证书是何版型,哪年到哪年某高校校长姓氏名字,甚至签名笔迹都是信手拈来。这样造出的假文凭仿真度很高,一般人很难看出破绽。
将认证核查进行到底
为了阻止假洋文凭扰乱国内就业秩序,从2000年以后,国家一些部门先后作出规定:申请参加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海关报关员考试、卫生部职业医师资格考试等的留学人员所获得的海外学历学位证书,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一些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对应聘的留学回国人员,也提出了这一要求。这些规定的出台,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某民办高校用百万元年薪聘请一位留学回国人员出任校长,校方请他去教育部履行学位认证手续,可此人先是犹犹豫豫,后来干脆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