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美国名牌大学为世界培养出了无数优秀人材,连一些稚气未脱的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坚定地说:“长大了,我要上哈佛!”然而,真的是长大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会迷失在对名校的误解中,裹足不前,不管你怎样告诫他那样理解是错误的,他仍然深信不疑,甚至乐于探听并转述这些误解,这不但误了自己,也误了他人。
现以申请美国名校哈佛大学为例,周刊采访了上海新东方国外部专家,总结出中国高中生申请过程中的八大误解:
误解一:哈佛学生都是天才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是的,大部分哈佛学生是很有天分的。但这不代表他们比其他任何非哈佛人更有先天的优势,更不能说明如果你不能超过每一个哈佛人或至少跟他们一样,你就不能属于哈佛。哈佛学生和其他大学学生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是智力天分,而是进取心、远大的抱负、较强的领导才干以及渴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拳拳之心。
误解二:考试成绩高于一切
这是很多家长常说的话,这也许是比任何其他关于申请哈佛的误解更让人沮丧的一句话了。很多说这种话的中国朋友甚至用整年的休假来准备托福、SAT考试,以换取好的考试分数来作为申请的资本。当他们拿到了完美或近乎完美的考试分数后,却惊异地发现,自己被哈佛拒绝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哈佛及其他一些一流大学招生办看重的是申请者的整体素质。他们对学业成绩、校外活动能力、各类考试分数、推荐信及申请文章同样看重。
误解三:参加多项课外活动好
很多学生知道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后,就尽量参与各种活动,以使他们的个人简历看起来更丰满。这种策略其实是不成功的。招生委员会寻找的是除了拥有天赋之外,更具有敬业精神和远大抱负并在所参与的活动中有所建树的人。
所以不要不加选择地参加太多课外活动。你的时间很宝贵,专注于一到两项你擅长的,能从中得到乐趣和锻炼,有助于人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开发体能智能,同时也能令你做出优秀成绩的活动。音乐、体育、工艺美术、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科技文明,甚至演讲、创办校刊班刊等等都会十分有益。
误解四:要请名人写推荐信
很多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高中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谁为我写推荐信更好?一位是著名的政府高官,一位是著名的大企业总裁。”那么你要想一想,这两个人当中,谁曾和你有过工作上、学业上或其他方面的交往,并深知你的工作能力、学习潜力、你的天赋、你的一段或某方面的经历。实际上应该找真正了解你的人写推荐信。从熟悉了解你的老师或上司那里得到的推荐信,比从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认识的与你只有几面之交,甚至连面也没见过的名人那里得来的推荐信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