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中国MBA教育:原材料是半成品 加工过程差

  “中国的MBA教育,就是由不合格的加工者、使用错误的方式、加工着不合格的原材料。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MBA)是不可能合格的。”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张民提起国内MBA教育的时候语出惊人。

  我国1991年只有9所院校开办MBA教育,到2003年9月份,院校数量已经达到87所,累计招生人数超过82000名。据权威人士透露,截止2004年6月,我国MBA人群已经远远不止
10万。这种增长速度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的历史里,也不多见。

  随着成人商业教育的发展,对于MBA的议论也逐渐浮出水面。我们相信,对MBA的肯定是为了明确已有的成绩,所有的批评,也只是为了中国商业教育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财富》杂志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人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学习型组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民教授,以下是他对中国MBA教育的一些观点和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第一个做MBA教育的大学,北京大学是第二批。MBA教育在国内的历史虽然只有十几年,却从最早的7家、8家、56家,快速发展到现在的80多家,都拥有MBA教育权。这80多所还不包括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这两家不在国民教育系列里面。针对商学院整体讲,我持完全的否定态度。在欧洲,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开MBA课程,因为它不是一门科学。MBA没理论,没实证,尽管目前很多的学生在报考和学习,这种教育形式在世界上还是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MBA的生产过程来看,它的原材料是半成品。

  在中国,早期报考MBA的人,是因为考不上其他专业研究生,才来念MBA的。比如历史学专业,一次也就招两三个研究生。而MBA教育,没有那么高的门槛,不要求学士学位,以前连大专生都招过。很多人不但没有企业经验,也没有商业兴趣。当时中国青年报对“第一届MBA都在做什么?”进行调查,几乎没有一个毕业生是在企业管理者的职位上。看一下北大、清华读MBA的那些人,基础素质是非常差的。我不是唯学历论,从相关背景、专业能力角度来看,MBA比学校中任何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差。无论是北大、清华、还是人大……,说句难听的话,在大学里最差的学生都是读MBA的。

  原材料不好,MBA的加工过程就更差了。

  我们还不如美国,美国有大量的案例,我们则完全是“教育”的形式,是老师讲课,这种形式完全就不是MBA的形式,“教育”和MBA是两码事。加工者自己都是无证上岗,在北大、清华当MBA教师的人,自己都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包括中国最好的光华管理学院都是这样。我很尊敬张维迎老师,他是一个经济学家,经济和管理是两个学科,他虽然在华人经济学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也没有受过管理学教育,他也没有管理实践经历。老师都是以前教经济学的、教企业管理学的,所以说:加工者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