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外留学,是众多学子的梦,大洋对面的美国加拿大,更是梦中向往的地方。
做外企白领,是众多精英的梦,国贸大厦的独立办公室,更是事业成功的象征。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得了美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国贸得到一间办公室。签证、全奖、资历、语言……,如果你在这些问题上不占优势,那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尝试另一种选择呢?
对多数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是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了。从那时候一直到大学,英语伴随着书包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如今,留学的门槛越来越高,签证也越来越难拿,伫立在梦想的桥头,你会突然发现除了脚下的英语桥以外,原来还有德语桥、法语桥、韩语桥、日语桥……
出国不是目的。回报才最实际。用现实的观点看留学,考虑考虑将要投入时间和金钱能不能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
留学的第一块投入是学费,而学费恰恰是非英语国家大学最大的诱惑。比如,德国的公立大学基本上是免收学费的,法国的公立大学虽然收费,但费用很低,有些学校的学费甚至比国内的大学还低。还有日本的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它们的学费都很低。当前,50%的中国大学生将出国留学的时机选择在大四,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到了国外还是读本科,这样就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时间浪费。如果把出国留学作为人生的一项重大投资,把留学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作为投资成本,把学成以后就业收入作为回报,那么收回投资的时间越短,就越能够证明留学选择的正确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大二、大三时出国读本科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到德国、法国和日本。
其次,到非英语国家申请名校的几率也远大于英语国家。如果计划在国内读完大学本科,再到国外读研究生,德国、法国的名牌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名牌高校,很多情况下它们都可以与美国的大学抗衡。即使不是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只要语言学得好,同样可以申请到一流的名校。
由于当前注意到这种留学渠道的学生还不是很多,因此申请过程也相对简单一些。到多语种国家留学的学生只要能通过基础培训、拿到证书以后就可以提出留学申请。德国大学一般要求申请者要经过800—1200学时的德语培训,法国则要求最少500学时的法语培训,所以,申请者只要在国内完成上述学时的学习,并拿到学习证明以后,就可以到目的国大使馆申请留学签证。
所以,综合起来看,到非英语国家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资金投入要比美加大学少,申请过程相对容易,对一些特殊的专业如医学等,赴美留学难度很大,但去欧洲相对容易些。再如艺术类专业,德国、奥地利、法国等也不比英语国家(主要指英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