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自述:王珏,42岁,15年前留学日本,1994年硕士毕业后因治疗成人疾病获得特殊贡献奖而拿到日本国永久居住权,于是自开中医诊所至今。1998年开始,还为联合国和平基金会工作。
“这个不会说日语的人会看很怪的病”
1990年,我去日本神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和大多数人一样,要先读一年语言。而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这个语言老师意外地给了我机会。那天语言老师知道我是学医的,便给我讲起自己一个日本朋友生病的事,问我有没有什么方子可以治。那时候我虽然日语不行,但反正中医看病主要也是靠把脉,所以我愿意试一试。果然我通过“望”和“切”,把他的病治好了。于是,周围不少人给了我这样的封号:“这个不会说日语的人会看很怪的病”。不久那个病人又带来了日本松下电器的一个社长,他的病其实是肩周炎,通过中医也被治愈了。就这样,我的名气突然就大起来了,等我毕业的时候几乎不用考虑,就开了自己的诊所。
来我诊所看病的人多半是经西医看过效果不好的,所以也几乎都是些疑难杂症。有人因为是第一次看中医,常常也闹些笑话。有次,一个病人说他经常喉咙痛,我说那就扎两针吧,当我让他伸出手来时,他疑惑地看着我:“不是手痛是喉咙痛。”
当然,现在我的病人已经很固定了,通常看病前也都要预约才行。
听懂日语后面的语言
在日本学习,很多人都满足于听懂语言即可。可实际上日本人说话非常委婉,所以如果只懂皮毛的话,你并不能完全了解日本人。刚读语言学校的时候,一位来自埃及的同学爱上了一位年轻漂亮的语言老师,就用日语问她:"可以和我结婚吗?"那个女老师也用日语回
答:"有一点点困难。"当时那个同学很开心,认为自己很有希望,而我明白他被拒绝了。
其实不仅日本人习惯这样委婉地说话,就连在日本时间长了的老华侨也已经同化了。有东北同学去唐人街找工作,那位中国老板说他要考虑考虑,同学听闻很是欣慰,第二天就又去了,"你考虑好了吗?"那位老板很是差异,尴尬之余只好说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我能够很快地了解日本人语言后面的语言,是从各个方面明白的。那时,初来日本,我为了尽快了解这里,除了学习语言,我还学习和服的穿着和日本的茶道,从这些日本人最常见的生活中学到了不少深层的文化和一些繁琐动作后面的东西。
就在我认为自己语言关已经过了的时候,还是受到了沉重打击。日本考驾照,最后一关是笔试,题目之多,时间之短,让我感到了吃力。因为速度问题,我几乎做不完一半题目,时间就到了,我自然是无法过关。连续两次失败后,走投无路的我去了当地的关帝庙乞求保佑,结果那天抽到的一支签给我很大鼓励,那支签的大意是尽力就好,果然我第三次考试过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