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多伦多人,很大的一个梦想就是摆脱“蜗居”的束缚,期望能有宽一点的房子,大一点的后院,一家人能享受“地广人稀”的资本主义腐朽生活。但是啸月有几个朋友就遇上了这一档子“蜗居”的事儿。
小佐-高管单身女性,流连于城市钢筋水泥中
小佐是银行高管,不能算女强人,但是从小心高气傲的性格注定了她男人缘是可遇不可求。小佐来多伦多打拼快10 年,自己创造了一番新天地。从最初的留学生,住Home Stay,办移民,一步步成长到今天的独立都市女白领,小佐的名言是,我要享受我还没有逝去的青春。
在最好的年华,由于中国人身份的问题,我们需要花本地人叁倍五倍的力气,才能获得本地人一份的回报,于是朝九晚五之外,学习考证以及打临工就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佐説,从前忙忙碌碌,看着本地女孩妖艷的打扮,週末出入于酒吧,挽着帅气的男生,心里只有两个字,羡慕。那样的生活,对于一个独身在外性格开朗的女孩,絶对是一等一的吸引。只是苦于口袋里的钞票都透着汗水,还有家里的家徒四壁,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未来的未来”。
这个未来甚至可以説是按部就班得来的,全然没有惊喜,但是毕竟获得的每一分都靠自己的双手,心里有一股踏实的感觉。
一个人的孤单生活
小佐的居住环境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一点点变化。从最初的一间房,变成了城里的一套房。在国内的时候,小佐对西方式的简约设计就心动不已,等到真正能有机会打扮自己“租”来的家,小佐就迫不及待地照着Ikea 的风格在巴掌大的一室一厅里塞满了他的“节约型”的傢具。多伦多的生活一项很大的开支就是住房,那个时候爲了这个“家”,小佐花费了自己整一年攒下来的杂七杂八的储蓄。最后动用了储备金,才完成自己的梦想。
前任男友憧憬地等待着和小佐有独立一些的二人世界,只是还没有盼到帮她搬家具的那一天,就已经分手。而小佐的一室就总是一个人的孤单生活。虽然姐妹会时常有小聚,但是夜深的时候,屋里只有从窗帘缝里悄悄透进来的对面大楼玻璃墻上反射的灯光,小心地在地毯上一条一条地画出格子。
逃离那个房屋可以分租与升值的地方
自从帮国内的父母办探亲之后,小佐的蜗居开始改革,Condo 变成了Town House面积变大了,位置也推到了华人集中的地区,方便父母在闲时能出去走走看看。从时尚的城里搬出来,地方宽敞了,来去都要开车了,小佐却心里罣念着夜里的灯红酒緑。
周围邻居还有爸妈结交的路人甲乙丙,都给小佐传递着一个信息,就是房屋昇值,还有房屋分租。小佐的父母也是普通家庭,自然对经济问题看的很重,于是每天小佐的耳边会出现无数的唠叨,比如説谁谁家买了大房子,两年赚了五万,谁谁家地下室租出去,楼上再租出去一间,等于房客在帮他养着房子等等。他们甚至还把对面一条街的一对小夫妻带到家里来,试图让小佐接受他们做房客。小佐不太好发作,但是等到好言好语劝走了这个“準房客”之后,和父母大吵一架。
父母带着满脑的疑惑,离开了这个被中国人佔领了的“外国”。小佐立马搬回了城里,逃离了那个房屋可以分租与昇值的地方。
生活开始多姿多彩 感情世界也开始越来越復杂
在2008 年,小佐在城里换上了一个更加时尚的跃层。收入的改善,也让她开始有时间打扮和推销自己。家里添置的不仅是更加现代的傢具,还有一个现代的鬼佬艺术家男友。男友帮助小佐做完了大部分的设计,然后搬进了这个“他们”的家,并且承担一半的房租和生活费。两个人的力量自然大过单身,小佐也有能力开始昇级自己的装备,包包衣服鞋子化妆品都开始往再高一个级别进发。
生活开始多姿多彩以后,小佐的感情世界也开始越来越復杂。从前梦想的纯洁的恋爱,开始有许许多多身边的暗语在説教,试图把感情的比重在生活中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财政状况。小佐的工作在从前打下的基础上稳定地发展着,而男友却是随心所欲,有上顿没下顿。跃层里依然有早晨的满屋的阳光,依然会有新鲜的烤麵包香肠鷄蛋,偶尔还有改良的中餐,但是也不停地有纠纷和争议,到后来还是爲了那几个阿堵物,门外门内终成路人。地下停车场的那臺和整栋大楼不搭调的破车成了歷史,换之小佐自己的宝马X3。
每一天都等待着好天气
一个人负担这个房子,小佐开始感觉的生活的艰辛。不过她一直明白自己的独立和创造,能让明天的太阳再照亮一些。变化的房子、变化的环境、变化的生活、最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一样的黑夜,还有窗帘上隐隐透进来的折射灯光。小佐説,相同的黑夜,不同的是明天拉开窗帘的太阳,可能是刺眼的,可能是温暖的,可能是阴天,但是她每一天都等待着好天气,等待着阳光扑进来的那一刹那明亮。
生活又何尝不是?蜗居里的故事,翻来覆去都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而我们等待的那不可预测的明天,或许是晴天,或许是阴天,就算是雨天也好,都会让我们经歷不一样的人生,这样的期待,难道不能让蜗居里的心激动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