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中国人在加国受歧视的N件事 说狠话后果不堪想象

最近经常有网友问我关于国外生活好还是不好的问题。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从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加拿大对孩子和对中年人的利弊。不过文章没有涉及到歧视这个问题。

前两天,留美博士被控恐怖分子的消息出来以后,很多人对于说狠话就在北美遭受这样的待遇感觉不能理解,有博友甚至有媒体也都提到了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那就是种族歧视的问题。有博友在评论中问:中国人出国到底为了什么?出国的意义是什么?国人在国外生活到底是不是受歧视?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实在难以说得清楚,国外生活是什么?记得十几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给出的结论是:美国是天堂也是地狱,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那要是具体点呢,歧视存在吗?我想说,一定是存在的。任何一个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阴暗和不公,这个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奥巴马夫妇也被在网上恶搞,也涉及到种族歧视的问题~~

具体说说咱中国人感受到歧视的事吧:

比如说找工作,非常多的公司要求的是加拿大工作经验,当然了,如果不是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国际知名大公司在中国机构的经验也凑合。这一条,把很多人挡在了外面,很多人说,我中国的经验就不算了,这不是歧视吗?

当然,有些早点出国的人机会好,找到工作了。但是无意中发现,工资还有差别。一个朋友,北大毕业的,很早就出来了,工作了十几年,加拿大经验一点没有问题,但是无意之间,他发现公司里和他做一样工作的白人工资竟然比他高出去80%.......

没有加拿大学历不行,那咱就读书吧。硕士也好、博士也好,找工作是好找了,工资也不低,但是,干到了中层,再想往上走,难度可不是一点点。很多朋友抱怨,要论能力,那白人也不比咱强,但是人家升迁的就快~~

国外非常看重第一学历,对硕士和博士的看重远不象国内那么重。所以有些专业,比如说法律,重读本科才有含金量。一位朋友为了能做律师,又从本科开始,尽管她在国内都已经是硕士毕业了。因为在法语区,所以需要进行法语测试,但是几次都通不过。所里的人说觉得他法语没问题啊,最后他就投诉,所里也帮助她证明,最后再给一次机会才过了~~

对于以上的这些歧视,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但从我个人的感受,感觉整个英语国家,不管是北美、英国还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教育、医疗、司法、政府等等系统的运转机制都是惊人的相似,就从孩子来说吧,读的书都差不多,学校教育的方法也差不多。在这样一个模式下出来的人,我想,会让选拔者感觉到特别的舒服,也很放心。因为大家犯冲的可能非常少。

相反,对于我们国内本科以后出来的孩子,仅仅经过一两年的时间,对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的情况下,英语能说顺了已经不错了,对于人家背后的文化还谈不上根本的了解,再找工作,优势肯定不如本国的孩子。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工作机会不多,从保护本国人的利益上来讲,也不可能给外国学生什么倾斜,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对留学生的歧视~~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族裔之间的平衡的问题。在大学录取的时候,学校对不同族裔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比例,记得说当初因为犹太族的孩子成绩特别好,按照当初的录取规则,美国的顶尖院校有被犹太人占领的嫌疑,所以他们开始修改录取规则。而目前,中国孩子在很多学校的申请名单中也有很高的比例,有些人被平衡下去,有人也把这归结为一种歧视~~

至于说日常生活中,不同族裔的人自成一体是很普遍的想象。中国人多的地方,自然自己扎堆;中国人少的地方,和日韩等亚裔的扎堆;实在没有的,和其他族裔保持一种比较客气、安全的距离。在这个问题上,有人理解为白人对其他人种的排斥或者说是歧视。

有人说,白人就像桃子,外表柔软、内心有个坚强的核。也就是说,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大家见面的时候永远都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但是内心里,外人很难进入到他们的私人空间。包括孩子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所以中国的孩子之间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关键是家长很容易,然后孩子们课余时间互相串门也很普遍,但是和白人同学要是交往,说道就要多很多。我们总要考虑到人家的隐私问题,咱中国人确实不大习惯。而很多老外看见中国人站到一起就说中文,自然也就感觉到被排斥,会自动选择离开。

其实关于歧视的问题,除非实实在在的对咱我不友好的行为,很多事情是潜意识里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使得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对待方法做出了区分。也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做法,使得对方采取了一些行动。

比如前段时间说得比较多的苹果ipad限量订购的问题。原本人家是没有这个要求的,也不查证件。但是因为中国人倒卖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人家就对中国人格外的限制。你说算不算歧视?肯定算。你投诉有效果吗?对解决单一的问题肯定有,但是你能改变别人的印象吗?很难,或者说表面上能,但是内在的感受很难。

就我个人感觉,在国外日常生活,真正感受比较多的其实还是归属感和成就感的问题。当然有些人敏感一些,感受会不同。就好比说亲戚的孩子,老师给了他一本难度很低的书,他就觉得人家是歧视他,一定要找老师理论~~~ 当然也有人说,归属感和歧视差不多,这个,各人有个人的体会吧~~

在北美说狠话后果不堪想象

日前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中国留美学生翟田田,因为与教授发生口角,说了“大不了就拼了”之类的狠话,教授报告了校警,校警当天拘捕了翟田田,并将他移送给警方。

在校方的起诉书中,翟田田被控为“恐怖分子”,理由是他企图放火烧毁学校。接下来先是学校开除了翟田田的学籍,之后移民局递解、警察抓人、检调机关起诉,一夜之间,翟田田从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变成了一个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恐怖主义威胁”的犯罪嫌疑人。

看罢,感觉很是惋惜。其实类似的事情每年在北美都有发生,不仅仅是大学,就是幼儿园、小学、中学放狠话都是会受到严厉惩罚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传统造成的最让人难过的事情。

记得前年亲戚的孩子刚从国内过来,对于上学路上要等人行道的红绿灯颇为不屑,嫌麻烦。我们很担心他闯红灯出问题,就和他探讨这边对于规则的重视问题以及后果。然后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和人的冲突,他就说,打架有什么了不起,我找一帮人把他废了。我们知道他也就是说说而已,但是,还是担心不小,马上和他及家长对这件事情很认真地沟通了一次。告诉他,即使就是吓唬吓唬,也不能说狠话。因为这种狠话在这边非常有可能就会酿成大祸。

北美对于孩子的行为规范的很细,对于不当行为的处罚也很严格.这其中对于狠话尤其重视,甚至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曾经有学生在校时因为经常挨欺负,然后就说KILL之类的话,最后被告到老师,得到了很重的处罚。这些处罚被装在档案里,以后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

还有一类话,就是涉及到种族歧视的话。曾经有孩子挨欺负,被欺负极了,就放狠话说:我恨你们xxx人(族裔),就这个HATE也是惹大麻烦的词,和族裔联系起来,问题就大了。

咱国内的孩子对北美这方面的情况不大了解,所以有的时候就是想一句话解解气。有时候可能还不是当着对方的面说,仅仅是和别人发牢骚,但是,非常有可能就被报告。有些小学生的这类问题不是学生自己报告的,而是孩子回家和父母说了以后父母报告到学校的。所以,得让孩子知道,不管当着谁的面发狠话,都有大危险。

近些年,大家和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尤其是孩子,出国留学很普遍。这是一种趋势,但同时,对于西方文化的不了解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曾经有一位妈妈带着三年级的儿子过来以后,老师就对这个孩子的很多行为不能接受,为此,曾经给家长写过4页纸的评语,并建议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做妈妈的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这位妈妈很理智,一条一条地和孩子分析,帮助孩子改变一些原来国内认为没什么但是这边老师却非常重视的问题,短短的时间之后,老师也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

很多时候,对于规则的问题,可以不理解,但是不能不遵守,否则就是以卵击石,受害的还是自己。当然,这中间其实也可能会有某些人为的因素,你说是种族歧视也好,还是某些人对某类事情比较敏感也好,反正也会有老师松紧尺度不一的问题。但不管怎样,让孩子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规则,对孩子的被接纳一定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方面的感受就是,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一定要重视,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沟通和解决问题。这对人的一生太重要了。即使从大家特别关心的孩子的学习方面来看,情绪对于学习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有专家说,怎么能让孩子爱学习,就是排解掉影响学习的不良情绪。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控制情绪,有太多东西可学习呢~~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