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在哪里生活,只要是居家过日子就莫不如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通货膨胀好象有重新抬头并且发展的趋势。和亲朋好友的电话闲聊中,时常能听到对物价过度上涨的抱怨和担忧。
如今在国内生活,分票早已退出了市场流通范围。一些商铺甚至拿一分票或者五分票做成诸如一帆风顺的工艺品招徕顾客。毛票取代了分票的地位成了小商小贩们找零的替代品。一元票和嘣子除了能在市区坐公交车也就只能在私人摊位上买两个小包子而已。平日里如果兜里不放几张百元大钞恐怕都不敢出门逛街。
前两天,温哥华本地媒体的一篇文章报道了几位国内网友描述的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忍不住拿来和100加元的购买力作了一个比较。按照网友的描述,如今的100元人民币=50斤面粉一袋or30斤较好的大米or一罐国产婴儿奶粉or6-7斤猪排骨or一桶5升的花生油or1件还过得去的T恤衫or一个月的电费or一个月的上网费(如长城网这类非主流服务商)or一双打折的帆布鞋or25斤左右的普通水果or六罐装啤酒7箱左右。估计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温哥华在加拿大算是物价最高的城市之一,主要是温和的气候吸引了很多有钱人来居住,加上对蓝天碧水的保护措施,整个城市都没有大型的工厂。说句不太夸张的话,想在温哥华地区寻找一根冒烟的烟囱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有钱人多了顺便就把物价给抬起来了。据统计,温哥华的物价比内陆中小城市高近30%,即便和多伦多相比也贵了10%-20%。在这种高物价的环境中,100加元能买啥呢?由于本地洋人超市的价格比华人商店要贵20%左右,所以以华人商店的价格为准。
根据本人1年多的生活经历,100加元=5公斤装面粉12袋or16斤装的泰国大米8袋or本地婴儿奶粉(850克)4.5罐or切块的猪排骨约30磅(约27斤)or2.84升/桶的玉米油13桶or5件左右较好的T恤衫(中国制造)or3个月的电费or2.5个月的上网费or两双比较好的冬季休闲鞋(中国制造)or120磅左右(108斤左右)普通水果or六罐装啤酒12箱。 本文 来 自
单从基本伙食费来说,如果节省一些,温哥华本地华人的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开销大概在300加元左右。洋人家庭的伙食费开支估计要贵一些,因为喝酒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开销之一。而前两年我们在广州的伙食开销每个月1000元左右,如果是三口之家,估计还得增加个300元吧!
换句话说,目前中国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已经远远超越了西方国家的同类城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前一种子媒体热炒深圳物价高涨,深圳人南下香港扫货(买日用品,买鸡蛋,打酱油)这确实是应该引起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