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中年货郎 变国语脱口秀名嘴 移民社区文化新现象
黄河边正在调侃自己的一身“地主装”。
黄河边认为,其实脱口秀是西方社会的重要娱乐形式,受其影响,新老移民对用国语说脱口秀接受度高,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尽情欢笑,实为很好的健康活动。在快乐的名义下欢聚,可以抛开地域的隔阂、观念的不同以及立场的分歧。
早就知道有华人社区名嘴之称的黄河边,其实是一个在温哥华华埠兜售中国工艺品为生的“中年货郎”。因其经常在当地电视、电臺和报纸发表些麻辣评论,逐渐被华裔社区一些人熟知。欣赏他的人称之“敢言且诙谐”,讨厌他的人唤作“狂妄又反骨”。
日前,黄河边忽然在温哥华举办了一场座无虚席的个人原创脱口秀非专业的“商业演出”,打出“解移民百味、侃华社趣事、聊侨界八卦、挠名人痒痒”的唬人名号,现场居然涌进300多号人。
缘何忽然“转行”卖笑,黄河边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自由表达的幸福感
黄河边,现在的艺名叫加国老边。属于60后,出生在中国江苏,2004年移民前是北京一家知名媒体的评论员和编辑,到温哥华后干过几年当地中文媒体的编辑工作,后来就一直在唐人街开小店,本来想安安心心卖货养家度过余生。
忽一日,当地电视臺听说唐人街有个卖杂货的人常能联繫实际侃几句天下大事,便扛机器去店里请他就加中经贸关系“吹”几句。刚开始他还故作矜持,执意不肯。等记者来了,便滔滔不绝,把进门卖货的顾客全凉在一边。
毕竟是“业内”出身,估计虽有夸夸其谈之嫌,倒也稍微有点“料”,于是,开始了他不拿报酬倒贴车马费的“时事评论员生涯”。
要说评论水准高低很难判断,但要说此人“胆大”名不虚传。西藏骚乱、达赖来访、六四事件、刘晓波获奖,啥都敢侃。而且立场观点常常和“主流侨社”相悖。很多人好言相劝,不少人还为他捏把汗,可他憨憨一笑:做个表里如一表达自由的人也有一种幸福感。
有一次,一个一年多不联繫的江苏老乡给他打电话,在一番家常闲聊之后便和他讨论起“时政问题”,并说她非常不认可他的某一个观点。黄河边耐心地听完老乡的立场,稍作附和之后沉重地挂上了电话。
黄河边这两年来一直有个苦恼,因为自己的观点和评述,走近了一些人的同时也常常疏远了一些人,而且因为没有和那些人沟通的管道,嫌隙和对立意识会加重。大家来到异国他乡生活本身都不容易,不要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沖淡了乡情。
况且,大多数新老移民本身在这里就生活得过于“沉闷”,如果再添上那些“对立、分歧”,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有没有让大家轻轻松松乐呵的形式呢?他想到了脱口秀。
江湖艺人的文化定位
脱口秀是门语言艺术,黄河边出生在江苏南部,国语带吴浓腔,也没有任何舞臺经验,很多人并不看好,建议他还是好好卖卖货算了。可黄河边觉得,在移民大潮滚滚10年有余的今天,华人社区的原创文化到了一个新的拐点。人们出于对原汁原味移民文化产品的喜爱,可以包容演员表演的生涩、剧情结构的散漫、舞臺装置的粗糙,他们只是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
不过,因为观众市场的散乱、文化消费观点的淡薄,少数族裔的社区原创文化要想生存下来并形成一种惯性,前景确实不明朗。语言类的东西更是有点悬。
可黄河边却平常心面对。他说,脱口秀是个人表演,不拖累别人,试探一下市场,即使彻底砸了,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把表演者本身定位为“江湖艺人”,文化上属于民间文化,谋生才是目的。因此,冒险决定首场“商业演出”除了媒体人员和工作人员外,不发一张赠票。被邀请的几位汉学家和表演艺术权威的票也是由一位文艺爱好者主动贊助的。
由于把内容紧紧锁定在和移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兜售票务的工作比想像的容易。不到两个星期就把票基本推销完毕。后来还在剧场加了坐,搞得看上去热热闹闹的。
黄河边认为,江湖艺人一切以观众的喜好为先,有观众才能令江湖艺人生存下来。
搞笑就要不正确
挑战语言的禁区是脱口秀的不二法门,否则人们为什么要花钱来听你说话呢?黄河边认为,如今华人社区在思想解放方面比大陆有些地方还要差劲,当然要规避法律因素,但是切不要忘记脱口秀这种文化品种在内容上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黄河边以多伦多印度裔脱口秀明星罗.多明尼克.彼得斯为例,此人逆势而行,大肆调侃印度人、中国人、黑人、哥伦比亚人、牙买加人……下刀一年比一年狠。说来奇怪,他的脱口秀能大行其道风行天下,去捧场的恰恰是被他“修理”的那些人。
黄河边在“笑翻温哥华”中东施效颦,也是从省长、市长一直调侃到温哥华华裔的几位知名“牛人”,取笑省长的中文名字太土,为她起这个名字的人小学三年级没毕业。调侃温哥华市长根本不是白求恩的亲戚,若要真算是什么亲,就是“搞不清”。讽刺当地一位文化名人写文章,喜欢从全球宇宙的角度来看问题,拿电视臺的钱操的是联合国秘书长的心。还挖苦一名联邦自由党国会议员参选人多次失败但还要继续参选是: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再倒下。
黄河边认为,搞笑就是要不断犯错误,人总是要犯错误,不然正确之路上人满为患。他觉得需要给后来者积点教训,省的今后他们付太多的学费。
吾道不孤 华人多有幽默感
人们都说华裔是不擅长幽默的族群,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误解的成分。黄河边的脱口秀虽说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两个多小时近200次的大大小小的笑声和掌声说明,华人社区在幽默感上和其他族群没有多少差别。
黄河边认为,其实脱口秀是西方社会的重要娱乐形式,受其影响新老移民对用国语说脱口秀接受度高,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尽情欢笑,实为很好的健康活动。在快乐的名义下欢聚,可以抛开地域的隔阂、观念的不同以及立场的分歧。
他说,首场脱口秀现场的观众中年龄大的将近90岁,年轻的不到20岁,为他助演的温哥华华人联合总会艺术团的老年朋友们,有些对他以往在媒体的评论观点素来有保留,但他们觉得这项活动对社区文化是一个推动,也都积极参与。吾道不孤,是他这次举办个人脱口秀“商演”的感受。
黄河边说,他明年计划在2月底或者3月初举办一场规模更大的“笑的晚会”,将延揽温哥华各路山寨笑星和他一起演出,内容包括模仿秀、二人转、翻唱红歌、搞笑舞蹈等,他的脱口秀部分将全面更新内容,争取把气氛搞得更加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