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原创:话说买房-小区外部环境

小区路的分类:

加拿大的HOUSE区,分为几种。其中,最安静的一种叫做COURT。COURT就是一个呈梨形,对外只有一个出入通道的短巷和“死胡同”。这种小社区最安静,也最安全。

还有一种社区叫做CRESENT。CRESENT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由一个通道进入,另一个通道出去的月牙型小社区。相对而言,CRESENT也是一种比较安静的社区.一般来说,过往行人都是居住在 这个小区里的人们。

门口有WalkWay的房子

无论在哪一种小社区里,部分,或者全部房子前面,都会有WALKWAY(步行道)。这种步行道属于市政管辖,但是,它们却又在每家人家LOT的地界里。因此,如果冬天下雪,而行人在谁家门前滑倒摔伤了,房主就必须承担起赔偿的责任。

这里的很多小区,房子是对面盖的。有的时候,一边有WALKWAY,而另一边就没有。在可能的情况下,当然是买没有WALKWAY的房子为好,不仅免去了路人摔伤房主所要承担的责任,而且,自家门前还可以多停两辆车(如果需要的话)。

此外,由于这里的房屋都规划成了CRESENGT,COURT和其他形式一片一片互相连通的小区,并且,每一大片总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通常就是学校,小学,初中和高中,以及连在一起的学校的草地/场(孩子们通常在这里踢球和打棒球)与社区的公共绿地(也是同样的大草场/地)。有的地方还有区域的中心,有游泳馆,对外开放的学校图书馆,和其他体育设施。

房侧有TRAIL(小径)的房子

因此,周围所有的孩子和居民都要穿过一些位于某家人家边上的TRAIL(小径),去社区的中心上学,或者去活动。

朋友们说:如果家的边上有这样的TRAIL,那么,一是比较脏,因为孩子们会乱扔垃圾;二是比较不安全和乱,因为有些孩子会顺手牵羊;三是孩子上学放学时都很吵闹。所以,这样的房子最好也不要买。即便要买,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个不利因素。

俺们买的第一套房子,最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的,幸好俺们当时还有验房这个条件,从而使俺们有了仔细推敲和冷静的缓冲期。

第一次看这个房子时,正值暑假期间,小径静悄悄地没有什么人。但是后来去验房时,主人家的孩子很诚实地告诉俺们,平时上学放学这里都比较乱。

在我们买的房屋保险范围之内,房屋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全部毁损的赔偿价,只是房屋评估价。而如果有人摔伤致残所导致的赔偿价,却高达100万刀。这个价格可能比房屋结构及室内财务全部损失所导致的赔偿数目还要大很多.因为,在加拿大,人工费用和医药费用都是非常昂贵的。

学校附近的房子

学校附近的房子的优越性是非常大的。

加拿大的房屋建设规划,也同中国的一样,考虑到了按照区域配备一定的公共配套,也就是说,在若干个BLOCK的范围之内,集中布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前面俺已经介绍过,这些学校的很大的草场与社区的绿地(也是草场)通常都集中在这里.还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里面有游泳馆或者其他的运动馆,对外开放的高中的或者独立的图书馆;以及一个沿大路的小型PLAZA(购物中心),在这里通常会有各种小型超市,小商店,和CLINIC(诊所)等,以方便周围住户的生活。

对于有上学孩子的父母而言,孩子的上学问题非常重要。

在这里,一般的原则是就近入学。你要在某个学校上学,事先必须提供自己在这一区居住的证明:可以是租房的协议,可以是买房文件,可以是银行寄给你的帐单,电话帐单等等。

有的学校有免费校车,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资格乘坐。如果你住在某个学区里,而离学校又不算太远,比如说两公里或者三公里范围以内,那么对不起,学校的校车你就不能乘坐,因为也许还有更多的住得更远的孩子需要乘坐校车,而资源有限。所以,如果孩子需要乘坐校车,一定要事先问清楚。

俺在参加家长代表委员会的会议时,听到家长们反映校车迟到的问题,而且似乎这还不是偶然现象。校长也说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与市政公共交通一样,校车也受到早晨高峰期堵车的影响(这里上下班高峰期的塞车现象与国内的相比毫不逊色)。虽然在这里,黄色的校车是其他社会车辆所要礼让三先的。

如果你没有资格乘坐校车,那么,就需要孩子自己走路,或者由家长开车接送。那么冬天这里下雪时,可能车都开不出来,或者孩子要顶风冒雪走上很远的路。

俺很幸运,刚来时两眼一抹黑,却撞上一栋很靠近学校的房子。每天孩子只需要走上6,7分钟,就可以到他的学校,俺们随时可以走个几分钟,陪着孩子去社区的草场踢球。

这里的公共体育设施并不象俺来之前想象地那么好。孩子除了在草场踢球,和在自家地下室打打乒乓,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干的。因为俺们现在住的地方,不是在社区中心的附近,所以,附近的孩子们只能在自家车库门前立个篮球架,或者就在门前的马路上练习打冰球。

即便是在社区中心的游泳馆,游泳也是要付费的.据俺的房东说是25刀/小时,当然,如果办张卡会便宜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俺越来越认识到住在学校附近,最好还在社区中心附近的诸多好处。所以,结果俺买房时,就把这个因素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来加以考虑.最后,买的房子就是在社区中心附近,靠近学校的地方。这样,俺儿子以后每天只需要花费7,8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走到学校去上课.而且,活动的场所也多,附近就有游泳馆,滑冰馆和图书馆,这样不仅大人和孩子空闲时有了去处,还无形中为孩子提供了多结交朋友的机会。

所以,建议有孩子读书的要买房的朋友,尽量买在学校附近为好。

 关于孩子学区的考虑

在选择学区之前,家长首先得对所要去的地区有一个概貌的了解。并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要去生活方便,物价便宜,但比较杂乱的中国人集中住地区域,还是是要去各个族裔混住的区域,还是白人居多的传统区域;是要去富豪区,还是去中产阶层居住的区域;是要住市区,还是住郊区?等等。

这里孩子转学很容易,只要你能提供你在这一区居住的证明(租房合同,银行或者其他公司的对帐单等),就可以去那个学区上学了。

但是,孩子才过来刚刚适应环境就让他们转学,对孩子不好,可是,也很难做到一下子就找到合适的房子买或租。因此,事先做好功课,俺觉得是家长应该做的。

如果是比较大的孩子,上了高中的孩子就更麻烦,因为这里的高中生活很紧张,孩子们并不轻松。并且,这里的学校虽然教学大纲一致,可是每个学校可以自己安排每一段时间的教学内容。

比如说:同一个学期里,一门课程需要教授A,B,C的内容。甲学校可以按照A,B,C来上,而乙学校就可能按照C,B,A来上。因此,如果你在中途转学,就有可能错过了其中的一些教学内容

选择学校的考量----各有利弊,因人而易.


在来加拿大之前,首先上网查了高中的排行榜(因为俺儿子明年9年级就要进高中了).


登陆之后,马上向当地的朋友和亲戚咨询学校的情况,他们给予的意见主要有几种:


1.刚开始来时,最好去一个MIX的学校.这样,语言不好的孩子不太容易受到西人孩子的排挤(其实有时候也就是他们不理睬你,因为无法与你交流),孩子容易找到朋友.最好有华人同学,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度过最困难的适应期.还有其他少数族裔同学的存在,也会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因为都是有色人种或少数族裔).


2.千万不要唯排行榜是听.因为这里的特点是:越是华人和印度人多的学校,排行榜上的名次越高,这是由于亚洲人通常对孩子的在校课业学习抓得很紧的缘故.而排行榜只是表征着数学和英语的成绩.


而其实许多亚洲人的孩子,在综合发展方面远远不及西人的孩子.他们比较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而北美社会非常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领导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高下.


3.千万不要去中国学生较多的学校.因为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容易只和华人孩子交往,从而所受到的影响与西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在学校中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加拿大大社会中的华人小社会,对其他族裔的文化了解太少,因而,一旦他们进了大学,就开始在交友方面出现障碍---因为他们完全不清楚别人的所喜所爱,文化的差异同样隔离了他们和其他族裔的同龄人,尽管他们在加拿大待了多年.




今年安省排行榜的第一名是一所位于伦敦的公立高中.这所学校历年来一直名列榜首.俺很好奇地去那个学校打听了一下,人家很诚恳地告诉俺:他们不是就近入学的,他们的学生都是考进去的,所以,他们每年的统考成绩都很好.



他们还坦率地告诉俺:他们学校的各种PROGRAM比较少,他们的学校比较侧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学校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孩子.


俺在这里的朋友们的孩子里,有在西人孩子中感觉备受排挤因而不愿意上学的,也有专门喜欢和白人孩子成天混在一起的.感觉特别的不一样.所以,俺得出的结论是:选择学校,是要因人而易的.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外向,善于交流,不妨把他放到西人多一些的学校里去.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流,那么,至少在过度期内,最好送他们进华人多些的学校.


俺儿子性格还不错,俺们反复问他:如果把你放到一个西人的学校,你有问题吗?他坚决地回答没有问题.这样,俺们最终选择了西人的住宅区居住,学校里少数族裔加在一起还不到10%.


选择西人孩子多的学校还有一种考量,那就是一直以来俺就发现:华人的孩子(即便是土生土长在加拿大的第二代)选择理工科的多,选择文科的少.也因此,他们和俺们一样,永远只能做技术工作,却无法在更高一个管理层次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这里碰到的朋友���中,不少人的孩子进了滑铁卢.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在那里的数学系读大二,他说上课时,如果班上两个印度学生不来的话,那么老师就可以用中文开讲了.OMG!


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这样的老路,所以,对于排行榜,俺们就采取了选择TOP10%就好的态度.既然费了那么多的劲出来了,就希望他多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将来能够拓广自己的前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