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温哥华买屋记:当手上有一点钱,你的生活就由

温哥华买屋记(一) 

一直一直梦想着有自己的家园,那种有院子的才叫"家园"呀。在中国的大城市不可能实现这种梦,既是大城市,就不会有前院后院。但在加拿大的大城市就可以。何况, 我们这些留学的游子当年口袋里没有两个子儿就出来闯荡,今天来买房子的钱绝对是一分血汗一分耕耘后,再纳完个人收入税后才存起来的,无法跟那些投机钻营,趁着新兴经济发展国大好机会捞了一大把的人比。也因为这样,异常高兴,异常兴奋地搬离那些人的聚居地,和那些人say good bye 啦。我们要搬出那块曾经泡满我们辛劳记忆的熟释地方,和很多和我们背景相似的人一样搬到近一小时车程的小镇。我情愿每天一大早开一小时的车送孩子上学,因为她无法搬学校,也不和那些人为邻。

对着满街的红男绿女,对着飘香的时装点香水店,对着川流不息的BMW, BENZ, LEXUS......, 房子交易确认那天,我轻松地说,再见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老实说,营商的人希望人流为他们带来畅旺的经济,我却不希望自己的房子处在这种"旺"区。在加拿大,地铁站附近,商业繁忙地方往往治安不好,家庭观念重的人,有小孩的家庭,都挑远离繁嚣,绿化好的地方安家。本来,温哥华也有这种地方,但不知是时髦效应, 还是富贵新移民很多不懂开车,聚居一个地头, 把那片可以安居乐业的地价推上天。负担不起的却往往是本地人。最可笑的是那块地因为靠近著名的卑斯大学而闻名,因为我们念书那个年代大学教授们都买得起大学附近的房子,但近10多年大学员工早没人买得起那里的房子,都跑到小镇安家了。慕名而来的其实根本没法沾上大学人的光。

温哥华买屋记(二) 

在加拿大买房子,地区比房子外形,用料,年代都重要。一样用料,同年代,同样那么多卧室的一间房子放在不同的区,可以相差两三百万加元-- 真的是天文数字。

上文提到的靠近卑斯大学校区的房子就是这种天价,却被当地人甚至经纪都称为"离奇"。大概像股票起伏一样吧,除了一些硬件因数,例如治安好教育高绿化好,购物方便等等之外, 还有很多人为因数,就像NIKE运动鞋好,却不等于只有它最好,一些无名的运动鞋也具备同样优秀性能。

在香港购物久了就会发现香港商人在这方面很有心得,总为你找到同质的非名牌货品。同样,他们也在89 和97 两个特别的年份大批涌入加拿大,缔造了一个著名的列治文社区,以港产牌子,亚洲货物,赢得当地人赞赏。当时大家只是为了靠近机场,港人天性爱方便,竟不约而同择此而居,形成自己独特文化。可能英国人给他们敬而远之的感觉,他们不像近年新来的大陆移民那么喜欢到西人高级住宅区买房子,而是自成一体,到今天却反而因文化独特而吸引很多买家。

卑斯省最热闹的城市温哥华的最西面是一所大学,住宅区只能往东,南,北三处扩展。南面的列治文市地势贴海平面,房子都没有地库,因为再挖就是海水了,怕怕。北面的西温和北温都十分昂贵。所以,唯一的路是往东撤离大城市。我们租住温市中心的这些日子,路边报纸筒上出现了涂鸦,一周后,离家两百米远马路上发生10人枪伤案,再一月后有人半夜遭枪弹伏击。英文报纸说涂鸦是帮派对领土的宣示,他们已经进驻我们社区。

经纪羚小姐,脊骨医生佐治伯伯,都一再劝我们搬到他们那边去。

"星期天,漫山遍野都是一家大小出来行山的,拖着宠物,好FAMILY呀。"

两人彼此不认识,竟讲得一模一样。但那是一个小时车程啊。我得下决心每天大清早完成这个使命,一天不可缺。还有某些夜晚,就是女儿乐队表演的日子,也要开这个长途。

最好的答案是自己试试看。先挑早上繁忙时间空车开过去,然后每次上那里看一次房子就记下时间,记下感觉。渐渐也能接受了。

然后,挑地头。羚小姐和佐治伯伯住的当然是好地方,但再多开5-10分钟车上山对我是负担。

有一次,找到一间设计小巧,网上图片已经让每位家人满意的房子,已经准备到现场看看就决定买了。看完里面后,羚小姐说到外面再看看吧。我们转到后院,雨后一阵凉风吹来,竟让我嗅到大麻味。我问羚小姐,她刚好感冒,鼻子失灵。然后,她看着我的眼睛说,"这里房子小小的,可能很多人买来投资,出租。"

噢,那可能邻居租客有问题,而且隔壁房子烧穿了顶部,看来周围的人很难断定背景......这样想着就没有了买它的意欲了。

温哥华买屋记(三)

羚小姐确实是位专业的经纪,不隐瞒实情, 不催促我下决定。曾经有一间连体屋,就是两边大小结构一模一样,分属两个家庭,其中一家出售。我当时在网上看时很感兴趣, 连问她如果同时有几个买家都要,怎么办。她问,"为什么会想到有几位买家? 房子有什么那么吸引你?" 后来一看,就发现确实不是那么理想。幸亏她提醒。

有些好的,我们又迟了一步,剩下的那些她说都已在市场上一段时间了,不是什么好东西。"别着急, 我们总会找到好房子的。"

她只说了一遍,却给人很安心的感觉。

她留着一头披肩黑色长卷发。"你上哪儿弄的发型? 这么漂亮。" 我刚认识她就问,因为我也长了一头天生卷发,老弄不好看,连发型师都没办法。她却答: "我自己卷的。"

"哗?!"

除了深凹进去的一对黑眼睛和高鼻子像西人,她 身材举止和语调都透着股东方味,她的英文直接简要,很亲切。她的打扮老是一件短小收腰小夹克,只是换不同颜色,紧身牛仔裤,踩一双高跟鞋。

有时候,一个人的魅力可以让她毫不费力地做成生意。羚小姐就是这样的人。每次看完房子,她总是给我一个轻轻的拥抱,然后钻进她那辆鲜红色的跑车里低头处理杂务,一定等到我的车先离开后她才离去。

成交那个晚上,她请我到TIM HOLTON 喝茶吃曲奇饼,然后大谈她可爱的儿子,从荷包里拿出他的照片,中学刚刚毕业,长着和她一样的黑色卷发黑眼睛,笑得好甜蜜。

"他到现在还经常吻我,在公众场合也一样。有女孩子妈妈找我说,要我的儿子当她女儿男朋友,因为他这么大还亲吻妈妈,将来一定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说着她的大眼睛闪着光,好一个感性的女人。

我听了,大叫好有同感,因为我的女儿也是无顾他人眼光当街亲吻父母的。她一个劲儿说我女儿漂亮,是位好女孩,话中有话地想两个孩子认识, 我说好啊,有机会让他们认识认识。

她那一番话大概憋了好久, 以前只听她赞我女儿,但儿子的细节就到了成交后才说出来。这样这个交易过程就没有被私人感情干扰,显得公证自然。有些人以为套近乎后生意会好做,但有些客人可能因此退缩,认为有硬销的嫌疑。

羚小姐以前开法国餐厅,后来结束生意,西班牙裔的丈夫退休,她就转到房地产。

丈夫十分了解她的个性,说不必刻意,做回你自己,客人自然会来找你。结果,她就这样干了18 年。

温哥华买屋记(四) 

在加拿大周末常常有open house, 买家上卖家家里看房子。看多了,发现,有些人的房子处在不贵的区,例如40万一个独立屋,和200万才一个独立屋的区比,从这平均价来说没法比,但前者的房主可以把门窗厨房柜台浴缸厕所换掉,地板重铺,放上有品味的家俱配小摆设,干花,油画,酒巴酒窖甚至桑拿房间等等,过出一种后者也未必享有的富足生活。这样,穷人也能变富人。如果你坚持一定要住在200万的区,开法拉利车才叫富裕, 那你一辈子都当穷人。这就是为��么连温哥华的当地经纪都觉得那些花数百万买房子的人的举动离奇。因为这批人大多是新来的,还不了解本地行情,不是手上拥有数间房子,不是那些周末在巴黎购物,圣诞在佛罗里达州畅泳,暑假在澳洲滑雪,新年又在纽约shopping的贵族。笔者就听说有中国来的按摩师,靠上门服务赚钱,供这样的房子。

当你手上有一点钱,你的生活就由你主宰。如何操刀决定你的生活质数。有些人活得悠闲从容,与懂得做正确的大决定有关。

从贵区到便宜区,开车要45分钟到一小时。途中夹着繁华的市中心,贵区上那要方便一些,但从绿化到购物学校社区中心家居维修车维修等等民生问题,两处都没有分别。当我们从电视家居装修节目(WNETWORK.COM)里面看到多伦多7,8十万房子是如何豪华时,就更觉得温哥华西区150万房子简直是人家贫民家庭的水平。但,还是有人跳进去"享受"那名气带来的乐趣。

很多人以为贵区有好学校,为孩子教育无论如何都要上那住。实际上,加拿大的教育局常常会分派能力强的老师到差点的学校。每年中学毕业都会选出得奖学金学生,在成绩平平的学校你的孩子更容易拿到荣誉。大学的医学院也会按种族比率分配学额,以达公平竞争的理念。例如,据闻入学要求白人平均80多分,印第安人70多,亚裔则要90 多。可见,如果不了解行情,一个劲儿推自己的孩子进热门专业,就跟买房子一样,吃力也过不上好日子。

有些人买房子时不了解当地文化, 买下了才后悔。

加拿大除了独立屋外,很多公寓和城市屋townhouse, 都有出租限制。亚洲人很难接 受自己的房子怎会没权出租。因为加拿大人工作一生就供一个家,有多余精力金钱 就去享受生活。既然 只有一个房子就希望邻居都是和自己一样爱惜自己唯一的家。租客往往影响生活质 量。有些亚洲人买下房子后给孩子念书时住,孩子念完或者转校就把房子出租。但同一楼房的业主订下协议,出租率要在10%,如果现已满额,就得排队。等排到了,出租两年后又得重新排。

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房子没有加入rainscreen的技术,防止漏水。买下后就收到每户出5万到10万维修费的通知。比孩子念书4年租房子的钱还高,房价也没长多少。

温哥华买屋记(五) 

加拿大的经纪碍于法律方面的谨慎,不会完全告诉客人那个区的真相。羚小姐一个劲说BARNET 公路以北的区好,潜台词就是以南不好,但如果她直说,容易给人歧视那边居民印象,影响她的专业形象,所以她一定不会直说。后来,我才从网上发现,那边将兴建公共房屋,专门给单亲母亲带孩子居住。一般来说,在北美邻近公共房屋的区的风气要看里面租客素质。有些很好,尤其以前二次大战从各国避难来的精英,即使没有钱也很有教养。亚历山大. 封. 笙堡的"穷得有品味"里就有提到他自己贵族家族成员,还有沙皇家族二战时期如何流落欧洲,却不失礼貌体统的生活。 但欧美经济强盛时期也缔造了一批私生活糜烂的年轻人,诞下私生子女,以此为依据申领救济,不工作,也没有钱和知识给孩子应有的教育。没人愿意自己物业靠近这些人的家。巴菲特绝不会住在这些房子附近。

自从有了电视广告,就兴起了代言人。名牌产品纷纷找明星名人当代言人,以增强说服力,效果也不容忽视。就像逛街时常常会发现,一个本来空荡荡的小摊位,当一位衣着得体,文雅端庄的太太走过去掏腰包的时候,突然会出现好几位客人跟过去看看。好东西容易吸引人。房子也一样。一些西方传媒就建议大家买房子前最好先在那里租住一段时间, 看看周围是些什么人出入,治安如何。我每次都会到该区开着车慢慢转悠一会,挑放学下班时间把车停在一旁,坐在车里看路上是些什么人。如果有朋友住在该区,他们也可以提供可靠信息。

同样道理,搬进那个区后,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影响力为那里的房价出一分力。有次在所谓名区看见一位西人母亲带着孩子在门口玩,对着路过的车辆说"慢驶",还有路上微笑散步的,都在不知不觉间为自己的社区增加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