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沙学会∶加拿大移民政策不当 家庭团聚加重负担
菲沙学会指移民每年为加国纳税人带来数百亿元财务负担。图为联邦政府欢迎来自海地的难民儿童。(取材自移民部网站) (世界日报)加拿大智库菲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17日发表专项研究报告,指称,加国现有移民政策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建议移民部在移民选择类别方面做出调整,将那些加国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作为吸纳移民的首选。 报告的撰稿人之一、西门菲沙大学经济系教授葛鲁伯(Herbert Grubel)表示,近些年抵加的移民,其平均年收入只占本地加拿大人的72%,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则不足本地加拿大人的一半。於此同时,他们享受政府福利和服务上却一点也不少,在加国现行的福利政策和累进税制度下,这些移民给加国纳税人增加了的非常沉重的负担。 这份题为「2011年移民与加拿大福利国家」(Immigration and the Canadian Welfare State)的报告,援引联邦政府的统计数据称,移民缴纳的税款与他们所享受到的社会福利不成正比,以2006年为例,每个移民享受的社会福利约为6051元,这意味著本国纳税人每年要为此支付163亿至236亿元。 报告还举例称,2009年家庭团聚类抵加的移民占所有移民的22.1%,而那些具有职业技能和其他经济成功潜质的移民仅占16.2%。 葛鲁伯称,随著加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公共服务经费日益短缺,加国社会已无力承受未经适当筛选移民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报告建议,移民部移民政策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废除现行以点数作为评分标准的移民甄选政策。 菲沙学会报告还建议的进行如下改革∶ 给予取得工作安排的申请人临时工作签证,且薪资不得少於该省薪资中位数; 工作签证仅两年有效,期满後若继续受聘可延签一次; 持工作签证者的配偶及子女可陪同入境,并合法工作; 持工签者若失业,必须在三个月内找到新雇主,否则就应离境,除非配偶已在境内找到工作; 只要在境内持续工作四年,持工作签证者即可取得永久居民身分,并在两年後申请公民; 移民若要担保父母祖父母移民,须先缴纳担保金,负担医疗及其他社会服务成本。 中侨∶菲沙学会报告 片面说法
中侨行政总裁谭阜全指菲沙学会报告以偏概全。(本报档案照) 针对菲沙学会指移民造成加国纳税人沉重负担一事,中侨行政总裁谭阜全认为这是片面、单一角度的说法,移民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只有纳税,他们带来资金、技术与消费,并促进加国旅游贸易。就算抵埠之初薪水较低,但他们从事的很多是本地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他呼吁公众勿受误导,应多参考其他研究报告。 谭阜全表示,新移民除带来上述有形利益,也带来可观的无形利益,以海外专业人士为例,在加拿大培养一位这类专才,教育成本至少20万元以上,但透过吸纳移民却可不花分文。 至於菲沙学会所提取消现行移民计分制度,改采先有工作安排才能移民的方式,谭阜全认为计分制与事先工作安排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事实上目前许多「省提名计画」(PNP)已要求申请者先在境内找到雇主,现在已是「两者并存」。 (责任编辑:无忧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