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加拿大要外劳不要移民 中国人申请冠全球

时间:2011-05-29 07:23来源: 明报 作者:admin 点击:
联邦政府近年致力吸纳外国劳工(foreign workers)以短期签证的形式,填补加国各行业人手不够的情况,中国外劳来加的人数在过去十年间倍增,且「需求」持续旺盛,申请人数也是年年递

 

联邦政府近年致力吸纳外国劳工(foreign workers)以短期签证的形式,填补加国各行业人手不够的情况,中国外劳来加的人数在过去十年间倍增,且「需求」持续旺盛,申请人数也是年年递升,在2005年至2010年间,中国外劳申请攀升了逾四成,成为所有外劳申请来源地之冠。此外,加国每年吸纳的外劳人数已经超过经济类移民,温哥华市府计算市内外劳人数达4万,由於他们面对的问题与移民不同,市府正研究一系列政策改动(包括房屋及安顿服务)来迎接新的人口结构(见下文)。

根据移民部的数据,从2006年起,外国劳工以工作签证进入加国的人数,超过了经济类永久居民的人数(表二),两者的距离且愈来愈大;而2006年以前,外劳人数是远低於经济移民人数的。

2006年起 加国吸外劳人数已超经济类移民 中国外劳来加视作移民踏脚石

保守党政府2006年上台后,吸外劳人数已超经济类移民

移民部近年大量引入短期签证的劳工,并推行新的政策,容许曾在加国打工或留学的外国人,可以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另一方面,移民部又收紧联邦技术移民可申请职业的种类范围、扩大投资移民数额等,加国移民政策在数年间变化甚大。

由於有加国工作经验者可透过新近设立的「加拿大经验类别」(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简称CEC)申请移民,令不少中国人将「工签」看作是移民踏脚石。

中国外劳获签证人数倍增

 

从表一可见,中国外劳申请人数排名第一,在2010年加国共收到257,634个来自中国的「工签」申请,比2009年增加22.8%,比2005年更是慍升42.5%。数据因此显示,中国人来加打工的「需求」非常高。

不过,虽然中国提出申请加拿大外劳的人数是全球最多,但真正获得工作签证的数字却远为少。例如,在2010年,中国外劳抵步加拿大的人数只有2393人,排名只有第14,与申请人数距离甚远。不过,中国2010年的成功取得签证来到加国打工的外劳人数,比起2000年,仍然有超过一倍的增长,增幅为105.4%。

英语系国家外劳找工有优势

另一方面,在所有来到加拿大的外劳中,仍然是美国人最多,去年约有3.5万人,然而,美国人申请来加打工的数字却十大不入(表一)。

抵加外劳人数的前五位来源地,仍然以英语或欧洲语系国家为主,顺次为∶美国、墨西哥、法国、澳洲及菲律宾,显示移民部认同语言是在加国 工的重要因素,东亚国家包括中国等,在语言上比较欠优势。

温哥华外劳达4万人 谋住房安顿对策

温哥华市府表示,温哥华外劳人数过去五年间倍翻,飙升至四万人,市府急谋对策,包括房屋及安顿服务政策改动等,来应付急剧变化的人口结果,而相关报告将在7月出炉。

根据市府搜集到的资料,在2009年,共有3.8万名临时外劳居住于大温地区,超过全省一半。 其中83%希望长期居住于温哥华。 数字也显示,2006年,抵达加国的外劳人数首次首次超逾经济移民的数字(见柱状图)。 自该年起,外劳人数一直保持高于经济移民的态势,而且差距有愈来愈大的趋势。

报告7月呈市长

温哥华市府昨日假市中心图书馆举行电影放映会及座谈会,进一步查询临时外劳的境况。 市议员麦杰士(Geoff Meggs)在座谈会上透露,市府自前市长李建堡(Larry Campbell)时代已经开始关注临时外劳问题,并组成委员会,分析对策。

相关报告将于7月呈交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审核,让市府可以在11月市选前开始处理这一问题。

他指出,目前温哥华市有三万五千至四万人是临时外劳,人数与西端人口相若,特别是在最近五年,更出现升情况,但不少移民机构碍于拨款条件,只能照顾新移民,不能够对外劳提供援助,导致外劳在工作条件上不断出现争议性事件。 他举例说,加拿大线(Canada Line)兴建时,临时外劳希望组织工会,却遇上困难。

他强调,市府并不是要左右移民政策,也不是要扮演维权的角色,但却希望了解外劳情况,再决定是否调整政策,报告将探讨包括房屋等问题。 他指出,目前温哥华的房价高企,房屋政策主要为长期居住的人士设计,而不是短暂居住的人设计,市府的策略是否需要更动,也是考虑范围。

此外,市府又关注服务机关是否需要资助,他说,部分低技术临时外劳丧失工作后,流入地下经济变成黑工,也是市府关注的问题。

外劳吐苦水  揭雇主欺压

温哥华外劳大增,市府昨日举办座谈会探讨外劳族群的处境,部分人大吐苦水,揭露如何受到雇主欺压。

有座谈会的论者指出,并不是所有外劳均需要别人援助,例如软件巨人「微软」在本地便聘用了不少高技术人才,他们具备语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甚强。但根据温市的统计,大温地区的外劳有29.4%属於低技术类别,比如是季节性农场帮工,以及住家护理等(live-in caregiver),他们的境况则有天渊之别。不少人存在语言沟通的问题,对自己的权利也不熟悉,但往往因为合约关系,只能受聘於一名雇主,很容易受到欺压。

有论者说,有外劳不敢投诉雇主,忧虑被解雇,假若工作不满三个月便被解雇,薪水连机票也不够支付。

一名菲律宾女子到来加拿大担任住家护理,她投诉丧失很多基本自由,包括雇主禁止她外出,禁止她打电话,甚至与自己妈妈打电话,也要事先取得批准。她说自己作为成年人,感觉完全丧失了尊严。

她领取每小时8元的最低工资,但雇主说这也不能负担。她於是要求寻找另一雇主,但却被恐吓,假若她要辞职,便要立刻返回菲律宾,她认为其实是雇主变相施压,要她接受最低工资以下的薪水。

她希望成为永久居民,但申请递入三年,仍然没有回音,最後她通过一名国会议员查询,才知道申请还没有开始审理。她说自己儿子不断问她何时能够会面,但自己也没有把握,说到这里,忍不住泪如雨下。

一名拉丁裔外劳讲述自己丧失工作之后的彷徨境况,他说当时被告知∶「从这一天起,你已经是非法居民」,由此感到很沮丧。另一名菲裔临时外劳也表示,到来加拿大打工,绝对不是外人想像的一步踏入天堂。

(责任编辑:无忧雅思)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