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却人口稀少的加拿大来说,在祖籍国享有高学历高资历的技术移民,本来应该成为加国的一笔宝贵财富,等于承受了现成的质量优渥的人力资源,如果善加利用,无论对移民还是加国本身,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亦是双赢乃至多赢的做法。 然而有目共睹的现实是,技术移民来加后难回本专业已经司空见惯,反而如果有技术移民能够在加拿大重操旧业,倒成为人们艳羡的对象。这不但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国家竞争能力的一种极大损伤。最近加拿大统计局一项调查发现,60%的新移民无法在加国重操故业。例如在安省,移民若想从事农作物或牲畜的教学、科研、或销售工作,他们必须向安省农业土壤学会(Ontario Institute of Agrologists)登记,这需要為期4年的专上学歷,同时成功完成专业课程並通过考试,並缴交专业费用。至於医生、营养师、会计师等,则要求更高。繁文缛节至此,令人望洋兴叹,这只能说明海外移民重回专业本行极不容易。 针对上述状况,三级政府和各界人士也曾做出过种种努力,甚至每逢选举,往往都会成为选举的一项重要议题,说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不重视,政客不作为,似乎也有点儿冤枉。但为什么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仍然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全国一盘棋,来统筹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你拉你的琴,我唱我的调,各地区、各行业的保护主义严重。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对策。新移民找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省、市及专业牌照的要求都有保护主义色彩,进入各行专业需花较长时间,且费用昂贵。例如亚省的油砂业严重短缺熟练技术工人,但其他省份的证书在亚省却不被承认,而来自其他国家的认证难度更不用说。这种自我设限、自设门槛的做法,一方面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作祟,另一方面也有眼光狭隘、缺乏开阔视野的因素。 日前联邦移民部迎难而上推出新政策,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决心解决海外资历认证的问题,將对海外技术移民申请人资歷展开预先认证,同时意识到移民官员在评估经验上的局限性,计划聘请私营机构评估海外技术移民资歷,展现出相当魄力,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否仍像以前那样走过场,或雷声大雨点小,都有待观察。因为客观地讲,解决海外资历认证问题,光靠联邦政府看来是还不够的,需要各行各业都充分认识到此一问题的严重性,摒弃保护主义思想,引入竞争机制,量才为用,才能最终解决这一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 我们认为,在解决相关问题上,应该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切合实际,避免空泛。如尽快调整各省专业发牌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必要的种种限制,打破地域、行会和专业等的隔绝藩篱,防范有形或无形的歧视,加大创造就业机会的力度。实应弹性放宽部分专业人士认证资格,以有效填补本国技术移民劳动力空缺,尽量避免出现移民专业人士学非所用、荒废技能的情况。 由于移民海外资历认证已经成为制约加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也越来越影响到社会结构的稳定。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应该中央与地方通力配合,协调机制,有效监督,落到实处,方为上策。 (责任编辑:无忧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