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培养出中国游泳冠军的特训基地,但这个地方不在北京,而是在布里斯班一个普普通通的市区。这个神秘的“金牌制造厂”就是澳洲游泳教练伍德(Ken Wood)的雷德克里夫市高绩效中心(Redcliffe City High Performance Centre),这里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
今年82岁的伍德透露,中国将许多运动员都送到他这里来培训,而且支付给他的培训费已经多到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我无法告诉你(具体的数字),但肯定是一大笔钱。”
据他称,在参加伦敦奥运会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中,有20名运动员都在他这里训练过,其中15人参加单人比赛,还有5人参加接力赛。“钱对他们来说显然不是问题,中国政府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头号游泳强国,这是他们的使命。”伍德说,“这不是他们能否做到的问题,而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据悉,接受过伍德培训的中国游泳运动员每夺得一枚金牌,伍德都将获得最高25万元的奖金。而中国此次在伦敦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肯定又会让伍德赚得盆满钵满。
16岁的双料金牌得主叶诗文就是伍德的得意门生之一。在伍德的办公室里,还挂着叶诗文和同期学员们的合影。
关于本届奥运会澳洲游泳队失利的原因,总教练纽金特(Leigh Nugent)把矛头指向了澳洲“悠闲的生活方式”,而泳坛传奇人物古尔德(Shane Gould)则指责教练们重视统计分析胜过技术。但伍德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澳洲游泳运动员都“太肥了”。他指出,强调团队纪律以及对运动员“爱之深责之切”的管理模式是中国队的“制胜法宝”。
据伍德透露,每次都有12名中国游泳运动员在他的培训中心进行训练,他们都有自己的医生、理疗师、厨师、按摩师以及4名分工明确的教练。他们在雷德克里夫海滩租下三室豪华公寓,然后拆除了豪华的内饰,重新摆放了家具,并在地上铺了床垫,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地方睡觉。
一名房东形容道,“他们非常安静,非常有礼貌,算得上是完美的房客。”
他们利用游泳池和当地健身房进行训练,每周六下午都租用两辆小面包帮助运动员往返阳光海岸和黄金海岸的海滩及主题公园。然而,这并不是度假。他们甚至都没有品尝过地道的澳洲佳肴,对有名的炸鱼和薯条看都不看一眼。“他们自备炊具,不用电力煮食,只用煤气在锅里煮。他们吃的所有东西都是从唐人街买来的,压根儿不吃我们的东西。”伍德说。
据他称,中国游泳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从早上5点开始,包括2小时他写好的训练内容。而在每天最后一圈训练结束前,中国教练已经把当天的训练内容用电子邮件发给了国内的省教练组,用来对留在中国的其他运动员进行同样的训练。运动员每周要进行10次游泳池训练以及2次健身房锻炼。
伍德说,“我们的工作是教导中国的教练,他们对生理学、能量系统和生物力学都一窍不通。他们有的是严格的纪律。”他表示,中国教练可能会在掐秒表时心不在焉,可能每10分钟就跑到外面抽烟,但他们却以“铁拳”统治着游泳池。
伍德还打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当叶诗文去年在上海赢得世界200米混合泳冠军时,她激动得跑上站台拥抱了伍德。
胜利还改善了这些运动员的生活。在中国,一切都以成绩为基础,各省表现最佳运动员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元,有自己独立的卧室。按照这样的标准,各省成绩最差的运动员几乎什么也得不到。
“有了世界纪录,(叶诗文)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伍德说,“刘子歌当年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200米蝶泳)冠军后,就送给自己的教练一辆全新四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