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已婚男性心脏病患者求医状况的雅慈玛医生。加通社
研究人员表示,已婚或跟人同居的男性比单身者享有更好的健康条件,其中之一是怀疑心脏病发作时会较快求医。
新宁卫生科学中心急救部门医生雅慈玛(Clare Atzema)研究安省心脏病患者后发现,有配偶男性感觉胸痛时,比单身、离婚或丧偶同性更快求医,差别极为显着。但女性即使有配偶,出现胸痛后抵达医院的时间跟没有配偶的同性差不多。
跟女性细心照顾有关
跟临床评估科学学会(Institute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Sciences)成员合力完成报告的雅慈玛说,他们相信这种现象跟照顾人的角色有关,可能是妇女较常照顾人,会催促配偶求医。男人则大而化之,所以他们的妻子跟单身妇女抵达医院的时间没有大差别。
男人的配偶即使不在身边,他们也会考虑,如果胸痛还拖延5个小时,太太知道时必定会大发雷霆,结果就会尽快到医院。
研究针对的60至70岁已婚男子传统上较不会照顾人,难怪较少鼓励妻子尽快求医。雅慈玛说,她希望对现年30至40岁的人做长期研究,因为她相信性别角色不像以往分明,男子也许已经比较会照顾人。
发表在本周加拿大医学会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的报告研究2004-05年间安省医院的4,400名以上心脏病患者,其中2/3为男性,平均年龄67岁。结果发现75%的已婚患者在初次胸痛后6小时内抵达医院,单身及离婚患者有相同反应者为68%,丧偶患者比率为71%。
雅慈玛指出,男性在多种健康问题上都不如女性积极求医,已婚男性如果不是有人催促,多半也是如此。
渥太华大学心脏科医生葛洛弗(Christopher Glover)说,研究佐证他的中心所见到的胸痛及其它心脏病症状患者的表现,尤其是已婚男子往往声称,他不想求医,但无法反抗太太。此外,单身男子往往延误求医。
雅慈玛说,有些病患的观望态度是因为不确定胸痛是否心脏病徵兆,他们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医学上要求不能拖延90分钟以上,尤其是严重心脏病越快治疗,心肌就越不会永久受损,也较少死亡。研究显示,30天、90天、甚至1年的死亡率跟就医时间息息相关,而时间要以分钟计。已婚男子大概会提前30分钟获得治疗,死亡率可能大不相同。
葛洛弗指出,心脏病患者不见得都会体验到胸痛,有些人是肩部、臂部或背部不适,只要是胸部或上肢感觉痛楚或压力并持续30分钟以上,尤其是伴随唿吸短促、盗汗、疲累、噁心时,就应该紧急求医。有些人胸痛到急诊室后发现不是心脏病,但总比坐视不管好…想自行诊断的人可能犯致命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