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最新研究发现﹐癌症药物临试验﹐往往强调疗效﹐淡化潜在风险﹐或会致命的副作用﹐多年后才浮现﹐研究员呼吁收紧审批程序。
多伦多玛嘉烈公主医院(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的报告作者指出﹐这些癌症药物进行临实验时﹐参与的癌症患者常常并无其他疾病﹐降低了药物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而药物上市后﹐服药者或面临潜在的严重风险。
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另1份报告也质疑﹐某些昂贵的癌症药物﹐即使不考虑副作用风险﹐是否有足够的疗效获准发售。某药物的价格每月成本约2,000元﹐却仅能平均延长胰臟癌患者10天的寿命。
报告共同作者、玛嘉烈公主医院高级研究员坦诺克医生(Dr. Ian Tannock)说﹕「对药物疗效的关注很多﹐它或能延长几个月寿命。而潜在风险却很少关注﹐每种药都有成本和疗效﹐需要更多关注可能存在的毒性。」
吁当局谨慎审批
这份癌症药物副作用的研究报告﹐刚在《临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坦诺克强调﹐各药厂研究出许多有用的疗法﹐但呼吁当局审批时更為谨慎。
这次不良副作用的研究﹐查看12种「针对」某些癌症的药物﹐并于1997至2006年间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及至2009年﹐这些药物共确认76种严重副作用﹐其中一半可能致命﹐它们包括心﹑肺问题和胃肠道溃穿。
在这些副作用中﹐近40%在当初审批的关键临实验中未有报告﹐近一半未反映在最初的药物警告标籤上。
研究者还研究2000至2010年间批准上市的10种癌症药物﹐发现其中几种无法达到至少延长患者3个月寿命的标准。临实验显示﹐胰臟癌患者服用得舒缓(erlotinib)﹐仅比其他疗法减少18%风险﹐仅平均延长10天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