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报告说﹐多个政府协议大批订购处方药﹐好处是节省公帑﹐坏处是疗效较高的药物供应有限﹐不能保障病人的健康。
菲沙研究所高级院士利贝克博士(Dr. Kristina Lybecker)撰写《大量采购药物》报告(The Bulk Purchase of Pharmaceuticals)﹐她说﹕「在几乎所有个桉中﹐大量采购协议虽为药物计划赞助人节省金钱﹐但往往少了选择和弹性。节省金钱﹐可能有一些弊端﹐譬如﹕对病人健康﹑福利不利﹔新药减少。」
减少病人选择弹性
大量采购协议增加采购量﹐减低处方药每单位成本。在药物市场﹐综合几个采购单位﹐例如省﹑市或僱主﹐直接向药厂下订单﹐可用更低价格买药。
今年早些时﹐加拿大多个省份和地区协议﹐大量采购6种常用的非专利处方药物﹐可节省1亿元。
《大量采购药物》报告检视新西兰﹑美国和欧洲的大量药物采购协议﹐研究这类协议﹐在每个国家如何推行﹐量化节省金钱﹐综合结果。
报告蒐集大量实地体验所得证据﹐确立大量采购协议都能节省金钱﹐从小幅到大幅﹐因为﹕
★药房供应药物﹐接受更低的价格和配药费﹐换取更大量的处方﹔
★更多个采购单位摊分费用﹐可减行政开销﹔
★数量增加﹑集中某个地区﹐影响市场的机会更大﹐买家与制药公司谈判﹐可得更佳回扣。
但报告说﹐大量采购药物﹐可能不利病人健康。利贝克说﹕「这些协议可能限制了某些药物供应﹐病人买药﹐只好自掏腰包﹐也可能推迟新药上市。」
利贝克总结说﹐毫无疑问﹐大量采购处方药计划能节省金钱﹐但政府必须谨慎﹐因为节省金钱﹐不能抵消更高的非药物医疗成本﹐更坏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