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英国版记者金新元编译报道】湛蓝的天空,映衬着约克郡的沼泽、丘陵还有一望无际的霍尔德内斯大平原,英国文学史上的勃朗特三姐妹就是约克郡人。散在大自然间数不尽的村庄、特色小旅馆、池塘和精致的教堂,总会让人想起那些深深烙印在文学史上的故事,比如《简爱》,比如《呼啸山庄》。
我们叫它“神的领土”,如今这一点人所共知。
英国《镜报》报道,约克郡最近被评为欧洲最值得一去的地方,这样的美誉连巴塞罗那、威尼斯、柏林、圣彼得堡、兰开夏郡乃至伦敦都望尘莫及。然而此般人间美景怎可与他人说?分享的感觉可不太好!
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每年有1500万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为约克郡辽阔起伏的地貌所吸引——从山谷到沼泽,从高原到海滨。这里还是一片艺术的土壤,山灵水秀,人才辈出——画家、作家、诗人、演员、歌唱家、板球与橄榄球运动员,当然,还有我们这些乡间野夫。
因此,约克郡不单为一处人间圣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处世态度或是一种身份认同。
如果它并不止于想象成为一个活脱脱的国家,去年的伦敦奥运会奖牌前十名定然会找到约克。如果有吹牛大赛,相信我们会拿下所有桂冠。
“约克人极其好认,但和他们讲话犹如对牛弹琴。”——这句话并无恶意。我曾为保守党议员马库斯·福克斯撰写人物介绍,他的很多决议都让保守党候选人面临生死攸关的处境。“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约克人!”主编说。
“你是说约克人都是游手好闲之辈?”我对于此番污蔑异常气愤,就像被伤了民族尊严。当然,这也是游客所推崇的一点,约克郡充盈着一股清新的风气,这里的人们坦率直白、不拘小节。
在利兹的古老酒吧Whitelocks,在伊尔克利或是哈罗盖特的贝蒂咖啡馆(Betty's cafes)……不论你身处约克郡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约克风格的音乐。我们从不附庸风雅,如果想来点狂野粗犷的,那你算是找对了地方。
世界旅游大奖(World Travel Awards)组委会为约克带上“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桂冠无不是看在约克那几个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但是若想真正了解约克,旅游攻略什么的通通不要看。忘掉温德米尔湖(Windermere),去巴恩斯利——“玩儿的天堂”,就像当初那里的矿工们常说的:“工作一周,玩一周。”巴恩斯利有一座博物馆,还有全郡最大的超市。
约克人最为自豪的,是他们自身那股深沉的性格。忆当年,这里的矿工和站在他们身后的家人与撒切尔及其同僚展开过长达数年的持久战。
此刻我并不建议去布拉德福德,该市中心区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洞,都是开发商惹的祸。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传媒博物馆(National Media Museum)即位于此。
沿着亚尔河谷向北移步数英里即到达基思利-沃思山谷铁路(Keighley and Worth Valley Railway),搭载蒸汽火车轰鸣在这段古老铁路线一路北上,即到达霍沃斯,为纪念勃朗特姐妹而建成的博物馆一一尽述着她们的生活与作品。
前阵子,我翻阅了一本1963年的老书,这本书叙述了勃朗特故居博物馆的建成史。1893年,布拉德福德语言学校(Bradford Grammar School)校长雷夫· WH·基林(Rev WH Keeling)在主持一次有关成立勃朗特社团的公共大会上表示,建立博物馆并非耸人听闻的文学祭拜,只关于文学,无关宗教迷信。
勃朗特三姐妹细腻深刻的情怀、强硬尖钻的言论以及她们对软弱、黑暗的鄙夷,无不是约克郡人的写照。夏绿蒂、埃米莉和安妮的作品充斥着嬉笑怒骂,在不经意间道出人间百态,何等殊荣都不足以囊括她们的功绩。
我的最爱当属巨岩Kilnsey Crag映照下的沃夫河谷(Wharfedale),沿着河谷行进可到达Kettlewell小镇与巴克登,亦或是绕过古老的Hubberholme教堂,即可到达霍斯(Hawes)和温斯利代尔(Wensleydale)。
这就是美景如画的约克郡,如果想要抓住它的精髓,不妨去帝国工人俱乐部(Empire Working Men's Club)亦或是布鲁克赛德社交俱乐部(Brookside Social Club)转一圈,它们位于Pontefract小镇的一个名叫South Elmsall的矿井村庄,该村庄敢对死亡说“不”。
之后,仅用几个周末的时间,你便可领略比旅游指南更多的东西。为约克郡颁奖实属众望所归,送上门的好事哪有不受之理。
旅游业每年为约克郡带来70亿镑的收入,解决了25万人的就业问题,随着工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旅游业关乎着我们的未来。
其实,约克郡的精髓是这里坚强不息的人们。除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永远无法在明信片上感触到这一点。如果不信,约克郡随时欢迎你。
(编辑: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