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一凡12月6日华盛顿报道】12月6日美国国务院的新闻简报会上,代理发言人玛丽·哈夫(Marie Harf)表示,对于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ADIZ)的设立,美国坚持不承认的态度,认为实践中不应执行。此外,拜登访华期间也表示,在中国取消或表示不执行识别区规则之前,中国应保持与美、日、韩等相关国家关于ADIZ设立的紧急磋商渠道的畅通,避免地区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升级。
在被追问“美国现在已经不用‘取消’(Recind)的说法是否暗示态度转变”、“中国是否可以在地理意义上保持东海防空识别区但实践上不执行规则”等问题时,哈夫代理发言人强调美国的立场一开始就没有改变过,就是不承认、不接受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并认为实践中不应执行其规则,美国政府不会因为其设立改变任何做法。中国的问题主要在于单方面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并且识别区包含有领土争议、事实上又受别国实际控制的地区,并要求没有前往中国领空、领土飞行计划的外国飞行器也要报告飞行计划。中国必须保持同美、日、韩等过紧急磋商渠道的畅通。但最终,哈夫并未正面回答美国不再使用“取消”这一说法的原因,并表示不清楚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可否最终成为一个只存在于地图上、不实际操作规则的识别区。
11月23日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美国白宫、国务院等均深表关切,也成为此次美国副总统访问中、日、韩三国的重要议题。继白宫第一时间表示不承认中国防空识别区并要求撤销,到美国派遣B-52战斗机不通报飞越中国,再到政府鼓励民航通报飞行计划以确保安全,再到高官表示“防空识别区的设立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规则执行”,最后到12月5日白宫再次表态中国防空识别区不可接受,政府的论调经历了在强硬和疑似软化之间的波动。与最早的反应相比,白宫最新的说法少了“要求撤销”,但依然不承认、不接受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同样是今天,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总结过去一周的亚洲大事件。在5大“上榜”事件中,“白宫认为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不可接受”及所谓“中国打压外国媒体事件”占据一、二两位。其中后者也是拜登访华时与中国领导人及美国记者会见时的主要议题,即以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为主的美国媒体驻华机构记者的签证续签受到中国政府阻碍,但中国外交部认为是“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外国记者”。
(编辑: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