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留学,高昂的生活和学习费用,迫使很多留学生不得不依靠半工半读的方式支付各项支出。在结束语言课程后,我也加入了打工一族。
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我的经验是,在英国寻找打工大致有三种途径:
1,工作中心 job centre;
2,职业介绍所 recruitment agency;
3,亲朋好友介绍或自己上门找。
我找工作的时候这三种途径都尝试过了。
找工作的三条路
初到英国的时候,语言还不是很流利,找工作受到了很多限制,仅限于清洁工、服务生等与人交流相对较少的一些工种。
朋友们建议先到当地的工作中心搜索最近的工作岗位空缺。由于可以免费打电话申请,所以这成为大多数人找工作的途径。
通过电脑搜索近一月的工作岗位,根据雇主留下的联系方式,你就可以直接打电话给雇主申请了。
在国内经常抱着电话煲电话粥的我,一开始也不知为什么对电话产生了极度恐惧的心理。果真不出所料,第一个和第二个电话都因为我听不明白,对方没耐心给我继续解释而告终。
没别的办法,壮着胆子打了第三个电话,终于让雇主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以便以后录用后联系我,可当雇主问及是否有工作经验时,我傻眼了,从没工作过的我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争取这个工作也为自己不露马脚,只有硬着头皮说自己在国内有过工作经历,话音刚落,对方就说谢谢了,接着便是盲音。
自信心严重受挫的我仍然决定将找工作进行到底,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不是吗?接下来我就直接去工作中介找,中介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询问了我的个人信息。又问到是否有工作经验时,这回我理直气壮的说有,她于是问我工作地址,经理的名字,还有联系方式,我又再次傻眼了,这我编也编不出啊,又以失败而告终。
最终决定去中国城挨家挨户的询问,留下了我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天终于有餐厅经理给我打电话要我试工了,虽有听说中国餐馆对服务生很苛刻,但毕竟有了个开头,不管有多艰辛,开了头就是好样的。
英国雇主与中国雇主的区别
目前,我兼职两份工作。一份是给英国人开的旅馆做清洁,另一份是在中国餐厅做服务生。工作实质是相同的,于是便有了比较。
中国餐馆的工作如前辈们所说确实比较辛苦,而且时刻要注意老板的脸色,手脚慢一点,做错了事情都逃不过老板的法眼。
在华人餐馆做更有讲究,由于英国人与中国人吃饭的习惯不同,所以出餐和收餐便大有说道。
英国人吃饭喜欢点头盘,吃完后再吃正餐,完了可能还要喝饮料吃甜点,上正餐前要先在餐桌上放加热垫,能保持菜的热度。用餐当中,正餐吃完也不能收空盘子。而华人用餐则可以吃完便收,甚至可能吃完了桌上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