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女间谍到商业间谍,过去的几个月中,“间谍门”话题在世界各地频频被提起,英国对此话题尤为敏感。如今,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与“间谍行为”挂上了钩?
被英国首相卡梅伦聘为商业顾问的戴森是无袋式真空吸尘器等新颖工业产品的著名发明家。他近日警告说,中国学生正在向英国大学渗透,以监视并窃取英国高校的科技机密,甚至通过植入软件病毒的方式以便在毕业多年后还能继续从大学偷取信息。
“学生间谍”?
本周末的《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引述戴森的话说:“英国对于其大学内受教育的国际学生数量感到非常自豪,却殊不知它们正在培养竞争对手。”
他表示,中国学生将科学和技术知识带回本国,然后反过来用它们与英国竞争,这种行为堪称“不可思议”。他说:“看到英国的大学如此被外国政府和公司所利用,作为一个从事科技事业的人,我有很强的挫败感。”
戴森还提出,外国政府和企业花巨额资金派人到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罗素大学联盟齐下的高校学习,是因为它们看中了这些研究岗位的价值。
他称自己有十分骇人的例子证明,有的学生将程序漏洞留在学校计算机里,从而在回国后继续获取机密信息。
戴森此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了英国各方的关注。
一方之词?
英国大学联盟的首席执行官尼科尔·丹德里奇(Nicola Dandridge)说,她已经注意到了来自中国学生间谍行为的威胁,并且将对此事进行严肃对待。
于此同时,英国政府负责大学科研事务的大臣大卫·威利茨(David Willetts)承诺,他将对戴森提供的证据进行非常认真、仔细研究。
然而,作为英国顶尖学府的剑桥大学却对戴森提出的来自中国留学生的“间谍威胁”表示毫不知情。
在与BBC英伦网的采访中,剑桥大学新闻处的发言人说:“戴森所述的情况,我们并没有在剑桥大学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