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美国微软等大公司的崛起,造成美国高科技人才的极其短缺,于是,在美国营造的美妙海市蜃楼的吸引下,来自印度等国的高技术人才纷纷投奔美国,并领取了时间长达6年的H-1B工作签证。他们天真地以为,一俟签证到期,他们便可以轻而易举地领到在美国永久定居的绿卡。可如今,他们的美国梦却灰飞烟灭。他们不得不因签证到期而被迫离开这个他们曾洒下汗水和智慧的土地,另寻他处谋生。
H-1B签证的陷阱
在伊利诺斯的埃尔克·格罗夫村,桑杰伊·萨西亚正把在美国呆了6年攒下的家当,如玩具啦、盖普牌的衬衣、一台E-Z型地毯洗涤机等一一塞入旁边的板条箱里。这位在芝加哥郊区生活了近6年的高技术专家指着一箱箱已经打包好的箱子说,他在等待一辆搬家车。
“瞧,”他说着,面带苦涩地望着那份证件,“这是H-1B签证,要是管用就好了。”签证上写道,到期日:2000年9月,职位:资深软件分析家。文字背后突显的背景是擎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只是却不见她的头。
“他们是怎么说的,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的,没错,”他说,“我猜想幸福是相对的。”
桑杰伊的落泊也许只是众多移居美国的失意家庭中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他们都是以临时工作签证迁居美国,他们想呆在此地,可最终,美国又将他们撵了出去。就今年为止,大约有4万人像桑杰伊一样,凭着这份特别的签证来美国,自以为可以永远留在美国,现在却不得不重找出路,不是回到原来的国家就是到加拿大,或者去其它他们不曾呆过的地方谋生。然而,他们的故事还在连绵不断地演绎着。
H-1B签证原来的初衷是为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能够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而设。90年代中期,微软、IBM和成百上千的渴望高技术人才的新兴企业开始借助这种签证,大量招募程序编制等职位的高科技人员。目前在美国,这类人已有42万之多。
“当时市场很热很热,”32岁的桑杰伊回忆说,“他们昨天还需要我们。”
为了引诱那些高技术劳工,美国国会曾达成一项特别的折衷方案,暂且规定时间限制,但又将时间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申请人不再需要证明他们打算回国,这种签证有个绰号叫“过渡性”的……暗示下一步就可拿到绿卡。
可是如此众多的移民蜂拥入美国,以致签证之路步步堵塞。雇主无法很快地从美国劳工部申领到就业许可证,而小脚老太似的美国移民规划局也无法跟上申请永久居民的步伐。即使像桑杰伊这样来自印度的人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美国移民规划局对每个国家的移民申请定居美国的绿卡都设置了7%的额度,因此,他们的美国梦都被这个额度挫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