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阴影下在华外国留学生状况一瞥
金融危机阴影下在华外国留学生状况一瞥
“作为一个留学生,我感受到的危机影响肯定比在韩国的同龄人更大一些。我现在非常关注汇率问题。今天中午,我刚去了趟银行,爸爸给我汇了几千美元,是马上要交的房费和学费。现在韩国的经济不稳定,韩元先换成美元,然后再换成人民币比较划算。”
赵城汉是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学院的一名韩国留学生。他告诉《环球》杂志,在北京的韩国留学生们普遍对韩元汇率的大幅度下降叫苦不迭。
“我是在中国上的高中,父母3年多年前就把我送到中国来留学,因为他们看好中国将来的发展,”他说:“我马上要在这里读本科,想学工商管理,以后准备留在中国工作。在中国找工作比在韩国容易。”
《环球》杂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眼下,美元、澳元、欧元、韩元等外币汇率明显下降,人民币越来越“值钱”、母国经济衰退、家庭收入下降……种种因素让部分来华外国留学生的日子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来自阿塞拜疆的嘉伟对《环球》杂志说:“我爸爸是做生意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我的家庭。我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二,所以不能太过依靠家庭。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家里给的费用相对多,后来就逐渐少了。我最小的弟弟才5岁,以后他也要上学,我在毕业后还要帮助我弟弟。”
他这样描述一天的“低成本生活”:现在我每天坐地铁来上课,有时候坐公交车,公交车比地铁更便宜。我不天天在外面吃饭,即使买饭,七八元一份的也就够了。我每月的生活费大概六七百元,生活比较节俭。
相比之下,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状况稳定,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来自赞比亚的瓦多巴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他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我是拿着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学习的,生活费也是由中方提供,这些钱足够支付我在这里的生活,而且生活质量不错。”
他感觉金融危机对他有影响,但是很小,唯一让他感受到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就是“东西好像贵了”。来自多米尼克的克迈与他感觉相同。作为政府奖学金项目支持的学生,克迈同样只感受到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少许影响,“花同样的钱,得到了更少的东西。”
“韩国学生减少了10%左右”
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成立了课题组,许秋寒会长、林凡秘书长主持研究工作,课题组于2009年4月向留学生达到一定规模的20所高校发出了面向学校和学生的两种问卷,以了解金融危机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该调研共收回学校问卷13份、学生有效问卷912份。经过统计分析,课题组报告指出,70%的学校预测,2009年秋季学期高校留学生在校人数与2009年春季学期相比会出现小幅下滑,其中非学历生在校人数的减少居多,短期团队的数量将会再度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