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中国的高考很残酷?外国的考生同样不好过(组图)

 
 来源:中国之声

 如今,人生的选择多元化了,高考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有人被永远做不完的练习册和逃不脱的补习班吓怕了,为了逃避高考 ,或自愿或被家长逼得出了国,参加国外的高考,然而这种考试真的能逃得掉吗?

  

  其实高考并非中国特有,对于高考,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高考时间”,同样“硝烟弥漫”但是制度各不同。

  你以为中国的高考很残酷,其实与中国近邻的日本和韩国,高考所引发的紧张气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高考至上,但并不是唯一出路

  日本是个“唯学历是举”的社会。日本政府和一流大公司经常仅限于在东京大学这样的名校中招聘新人。

  然而想要考取一流的大学是很难的,日本绝大部分大学经由“两次考试”模式招生。考生们在每年1月底参加类似中国高考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再根据分数高低报名各所大学的自主考试。

  

  不同于中国高考考场外家长陪考的身影,在日本的高考现场,几乎看不到家长的身影,最多只是有些来自私塾或是补习班的老师举着加油的牌子,来现场给学生鼓鼓劲。

  不同于中国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在日本,高考成绩属于个人隐私,不会排名公布出来,所以就没有对高考状元的报道和关注。

  此外,日本人对于高考也有他们独特的寄托。比如,在高考现场,会看到大部分的考生和监考老师都会穿黑色衣服;考生在考试前都会互赠考拉粑粑,他们认为考拉长时间把自己挂在树上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它的坚韧。

  

  韩国:一天考四门,忌吃海带

  韩国高考在每年的11月7日,一天内考完,共4门,上午下午各两门。在高考当天,整个韩国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全国“严阵以待”:军事训练延后、航班起降时间调整、交通管制……一律为高考让道。

  在高考现场,挤满了来赶考的考生和送考的家长,前来声援的学弟学妹们。拉着写满祝福的横幅,大部分家长除了为孩子准备营养便当外,多选择在家里或者去寺庙为孩子祈福,希望学子们榜上有名。(和中国很类似嘛)

  

  此外,周围亲朋好友们也会送礼物给考生,这个礼物主要是年糕和巧克力,就是为了祈愿考生能像年糕一样榜上有名。最忌讳的就是海带了,考生绝对不吃海带,据说吃了有落榜之嫌。

  

  不过,近年来,韩国高校录取引入了“内审”机制,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仅凭借高考成绩进入大学,多数人在高考前就已经明确了去向。内审要考察的因素,在成绩之外,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2017年6月1日,韩国首尔景福高中举行高考模拟考

  同样是人口大国

  印度学生的高考会比我们轻松吗?

  印度:奔波于全国的高考

  在印度,高中实行2年学制,高中之后,大学之前,还有2年的大学预科。大学预科毕业时的考试才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然而印度的高考并不能直接决定考生的命运,考生还必须参加各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

  

  对于印度同学来说,迎接高考也许就是扒在火车上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来到一座又一座城市。为了确保能考上大学,不少考生会转战各地,参加各校的考试,少的有四五次,多的则有20多次,这些考试对学生的体力和毅力是一次严峻考验。

  然而,能幸运地上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印度每年有上千万高中生毕业,但全国的大学只有250所左右,能进入大学深造的人只有280万人左右,还不到每年参考人数的1/3。

  

  那么在和中国文化差异巨大的西方国家呢?

  他们的高考制度恐怕也会让你“大跌眼镜”

  (可能会更难)

  美国:“一年七考”

  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对中学生申请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均称为“美国高考”。

  

  SAT每年考7次,考生任选考试时间,不限考试次数。在每个考试日,全国有30~50万名考生在两三千个考试中心参加考试。考试历时大约4个小时。

  考试内容类似于智力题,千奇百怪,与高中教材没有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如:“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等。

  法国:8天,漫长的考试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法国的高中会考属于全国性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

  

  法国高考6月17日开始,24日结束,一共持续8天。一天只允许考一门,法国的分科不是两科,而是三科:文科理科和经济科。

  英国:高考前学校放假两周

  英国的中学生在中学教育结束后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必须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

  高中一年级的考试称为AS,二年级的考试称为A-LEVEL,所谓A-level,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最“正宗”而“传统”的途径。

  

  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进行深造。A-level考试前两周,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学校教师不搞什么猜题或复习提要等活动。

  西班牙:6月“高考月”

  西班牙高考一般为期3至4天,考试氛围如同平时的小测验。考生如果不理解题意,可以向监考老师提问。考试的题量也较小,数学只有4道大题,英语也只有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命题作文三种题型。西班牙高考总分为14分,高考成绩在6月底公布。

  

  2017年6月6日,西班牙马德里,学生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图片来源:东方IC

  尽管高考让西班牙考生们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但高考并非是大学入学的唯一标准,也并非高中毕业必须通过的考试。一些自治区会在7月或9月组织第二次考试。

  再来看看非洲的小伙伴们,他们的高考更是一场精神意志力的比拼。

  肯尼亚:考期长达一个月,入学如登天

  肯尼亚的高考安排在10月底举行,考试会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考生需要参加约22门课程的考试。

  

  然而熬过漫长的考试月,考生们又将遇到录取率低的困境。据了解,20多万考生参加考试,可能只有约1万人进入公立大学,录取率极低。大部分经历了一个月考试摧残的伙伴们最终都无缘进入大学校门。

  看来,其他国家的高考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或许不是“一考定终生”,但是想进入一所一流大学,付出必要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在哪个国家都不会例外。

  中国高考恢复40年来,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改革。最近几年,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一部分自主招生,不少地方也正在探索对高等教育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很多人都希望除了考查成绩,可以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那些具有不同能力特征的孩子可以找到“合适的归宿”。

  然而我们不可避免的发现,有新的变化就会出现新的问题,高考的改革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目前我国高考以一次成绩“一考定终身”,显得有些残酷,或许也会以偏概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国内高考成绩依然是绝大多数考生升学时需要满足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