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浙江新东方出国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国际教育展(浙江站)”在杭州开幕。此次国际教育展上,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英国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韩国高丽大学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名校亮相展会。 中新社发 引炜 摄
1978年的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时,发表了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
1978年至今,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超过120万人次。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成为全球一道亮丽的风景,留学归国人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留学教育成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新中国成立59年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出国留学活动走过了辉煌并坎坷的历程,出国留学政策日臻完善,并始终与社会的进步、公民的意愿、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成熟紧密关联。
出国留学政策日臻完善
2008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实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30周年。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及政府机关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对留学政策、留学现象、留学活动、留学文化进行研究,对邓小平同志30年前扩大派遣留学生的讲话予以纪念。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政府实行向苏联大量派遣留学人员的政策,为出国留学的管理与活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向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派遣出国留学人员。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规模有所扩大。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了新的、更大规模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政策。虽然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留学人员政策还明显带有试探与摸索的性质,但已逐步克服了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政策性障碍,开创了大量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不断扩大派遣公费留学人员和不断放宽自费留学限制的政策。从国家到地方,从高等院校到科研院所,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出国留学政策运行机制。国家公派、单位公派、自筹经费三条留学渠道优势互补,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两组政策体系相得益彰。出国留学的进程表明,出国留学政策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出国留学实践是对留学政策的体现与检验。
留学活动进入繁荣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