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国外“山寨”院校 成出国留学“杀手”
近期多所海外私立院校倒闭
2009年7月,悉尼的Sterling College 和 墨尔本的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College(MIC)倒闭。据了解,Sterling College以印度学生居多,而MIC为大约350名国际学生提供社会福利和英语(论坛)为第二语言的资格认证。
2009年7月下旬,教育部通报,新加坡布鲁克斯商业学校因颁发假文凭被取消注册资格,导致包括150名中国学生在内的400名国际学生面临失学。此前,教育部通过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发布留学预警,指出近日新加坡有10所私立学校退出新加坡“消协保证标志教育认证计划”,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而在前一段时间,日本也有几所高校因为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闭。
[留学问题面面观]
部分中介机构不规范 国外“山寨”院校众多
据了解,教育部从2003年发布第一号留学预警至今,已经发布了44个留学预警,这些预警反映了留学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结起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外学校质量问题,尤其是一些国家的私立学校质量较低,有的办学非常不规范甚至倒闭。二是一部分人出国留学带有盲目性,对国外的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自己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把握不准,造成不适应。三是境内外个别机构或个人完全为了商业利益从事留学中介活动,有的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从事非法留学中介活动,有的是通过网上QQ群发留学中介信息。这样的中介起初大多只提出很低的报价,以获取消费者的好感,但在操作过程中步步加价,直到留学者无法抽身。还有一些外国学校、机构,借其“驻某地办事处”或代理人直接从事非法招生活动。出现问题后不负责任,一走了之,给留学人员带来损害。还有的机构假借“ 合作办学”、“校际学生交流”从事留学中介活动。四是仍有部分留学中介开展业务不规范,利用留学人员对国外各方面情况了解有限,进行服务欺诈,如对国外大学入学条件的虚假宣传,包括进行不需要外语成绩就能直接读好大学还能获得奖学金的宣传等。有的中介故意混淆学校的性质,回避关键性问题,将与世界名牌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的语言学校说成是正规学校或正规预科学校;有的机构明明没有学历学位的授予权,却要以“分校”、“分部”自居,打出“名师教授、授予MBA学位”等幌子,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