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1/5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 中科大学子为何出国多?

          1/5本科毕业生留学国外

  “如果我不出国,要不要考中国科大?”点开google,敲入“中国科技大学+留学”关键字,有58.6万条符合查询结果,这是个热门关键词。确实,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中科大有时就是出国的代名词。

  在中国留学网上,一名叫“啄米”的网友这样介绍中科大:“若论出国学生与毕业生的比例,国内大学没有比它高的,这可能得益于李政道的宏伟计划,现在还有不少华尔街的高级白领是中科大制造的,网大老板也算其中啦……”

  “出国”和“少年班”是中科大身上两块最突出的印记,有人这么说,“进了中科大,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国外的大门。”中科大学生的出国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远播”。

  据统计,中科大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只有1800余人,而每年出国的本科生则达到三四百人之多。有时一年本科生最高出国人数达到545人,而这还不算此后上研究生以后出国或工作以后出国的人数。

  在出国深造的学生中,90%以上都是赴美国留学,在世界一些名校特别是美国的名校的相关专业录取的中国学生中,中科大学生往往占据半壁江山甚至包揽全部全额奖学金。

  而在中科大一向出国最牛的专业中,如化学、生物等,出国的比例更是高达50%,少年班更是如此。据来自校方的统计数字表明,少年班创办30年来,已毕业的千人中有约一半在国外工作、学习。

  中科大为何盛行出国之风?

  中科大为何会成为“出国”的代名词?学子们为何会热衷于出国?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起于中科大老一辈科学家的传统;有的说是起于李政道发起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赴美留学生;有的说是起于中科大的“创新”和“开放之风”……

  毫无疑问的是,这三者都起着作用。

  据悉,科大的创建者郭沫若、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大师,他们大多具有留洋的经历,然后满怀爱国热情,将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这可以说是老一辈科学家的传统。

  但老师们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科大一直以来秉承的“创新”和“开放之风”,“中科大一直以来都有很创新的传统,当别的学校还在肃清政治流毒时,中科大就已经埋头想着怎么发展。”曾任中科大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的俞书勤是中科大化学系最早一批到国外留学的教师之一,别的学校在限制老师出国时,中科大却鼓励老师出国,“给老师很宽容的政策,比如出去的老师保留2至3年的职位等”。

  中科大的施蕴渝院士是最早到国外的访问学者之一,她1979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在国外我们学到了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中国跟世界有多大的差距,知道了为什么要改革开放,知道了应该如何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