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到韩国首尔大学留学快两年了,体会最深的是“压力让人结实”。
赴韩前,杨瀚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大二时,他发现自己对表演越来越没兴趣,反而对商科有些憧憬,便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可是打听后得知,在国内,从艺术类专业转读商科,非常不易。于是,他想到了留学。因为喜欢韩国的数码产品,他便选择了去韩国。
刚到韩国时,杨瀚基本上无法与韩国人沟通,很多时候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在国内3个月的短期语言培训没有太大的作用。
是放弃学习回国还是继续留在韩国?杨瀚开始动摇了。但放弃就意味着与自己一心想读的商科说再见。经过内心强烈的挣扎,杨瀚开始给自己施压,制定了一个韩语攻坚计划:去结识几个韩国朋友,然后每天晚上主动给他们轮流打10分钟电话。
用电话交流之初,他问的问题很“白痴”:“你在做什么?”“吃了饭没有?”但他坚持每天打,3个月后,他已经可以随意地和韩国人交流了,也可以留在韩国读自己喜欢的商科了。
由于商科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从小偏向学习艺术的杨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笨鸟先飞”成了他的座右铭。除了每天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外,还主动与教授们沟通。教会计的老教授,一开始并不怎么喜欢他,因为觉得他在课堂上的反应总是比其他同学慢一些。直到有一天,教授看到了杨瀚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和红色的标记后,终于对他说:“孩子,我很欣赏你的努力。”从那以后,老教授经常在上课时请杨瀚起来回答问题,还邀请杨瀚到他家做客。
大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证明了杨瀚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成绩从班上入学测试的45名跃升到了第三名,特别是会计学,他拿到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观点交锋:去还是留
正方
出国留学,不仅可以接受到国外的先进教育,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网友“momoko ”
以前说“出名要趁早”,我觉得出国也要趁早,年龄小学语言快,也容易适应外来文化。将来无论是考更好的大学,还是留在当地工作,都有优势。
——网友“不做蚂蚁”
被许多人称之为“独木桥”的高考,对于孩子们而言压力极大。而国外高中普遍采用平时表现持续评估制,显然更有助于孩子得到公正的衡量。发达国家在教育方式、理念上也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因此我赞成条件允许的话,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就把孩子送出去。
——网友“高级弟子”
反方
应该珍惜在国内念大学的时光,只要你钻研,同样能够获得很好的教育。更不能因为逃避高考,当作一种出路而出国,这种想法已经不适应愈发激烈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