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6年移民生活 辗转加国3大城市 3段安家故事

从寄住“天堂”到定居人间 一对移民夫妇的三段安家故事

从人间“天堂”温哥华到历史名城蒙特利尔,寻寻觅觅,辗转多年,终于定居繁华都市多伦多,Emily和先生Benny的加拿大移民之路大起大落,曲折坎坷。虽然曾经居住过温哥华黄金海岸的半山豪宅,但这对夫妇却认为,那只是一个奢侈的昙花一梦;目前安家落户到多伦多,这才是真实的人间生活。从寄住“天堂”到定居人间,Emily向我描述了这些年来一个个坎坷,而又富有戏剧性的安居故事。

自从2004年和老公一起登陆温哥华,一晃便是六年多。 六年对一个老移民来说,不算长,但是对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来说, 也算是小有年头。 六年中,我们在温哥华短住了两个月,在蒙特利尔长居了五年,去年秋天,搬来多伦多。冬去春来,又过去了半个年头。

“天堂”温哥华,不是我们的家

2004年初,我们移民登陆温哥华,暂时寄住在公公一个朋友的海边半山豪宅。公公的朋友是香港人,80年代中期,全家移民到温哥华。这位朋友一直在大陆香港两地做生意,老婆和孩子在温哥华生活,读书。 孩子大学毕业后,返回大陆帮助老爸发展事业,妈妈也跟着回去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这样一来,西温的房子就丢空了。这也正好让我们暂时落脚,顺便也帮着照看房子。这座房子坐落在西温哥华市的海边,西温哥华是大温地区的富人区,很多豪宅都集中在那里。温哥华号称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整个西温依山傍海,美丽幽静。每户人家除了居住的房子外,都有一个宽阔无比的花园及一棵棵参天的百年古树。

我们寄住的房子在这个富人区里并不算很起眼,听房子的女主人说这房子是1987年的时候从别人手上买下来,拆了之后,自己再请人重新建造,现在许多新建的房子比他们的房子还要漂亮和豪华。但是对当时属于一穷二白的我俩来说,这个寄住的房子确实是太宽畅舒适了。整座房子被天然密实的绿色植物环绕包围,有两条车道进出。房子的起居室和餐厅分为待客用和自用两套,厨房也设有两间,分别是中式和西式格调。后院将近有8000多平方尺,繁花遍地。屋内还设有健身房,麻将室,家庭影院和台球室。总之,我们俩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花了眼,也长了见识。住了几天之后,我们觉得两个人住在这样一个大房子里实在是太宽敞了,宽敞得连我们的内心也开始觉得空荡荡。房子再豪华再舒适,终归还是别人的房子,别人的生活。这里虽然环境优美,但是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对于我们初来乍到的无车一族来说,出外找工作和生活购物并不十分方便。两个月之后,我们告别了美丽的温哥华,飞到了浪漫的蒙特利尔,安下心来,重新开始我们的读书生涯。

蜗居在浪漫之城---蒙特利尔

移居蒙特利尔之前,那里的朋友已经帮我们订好了一家移民接待站。那是一家由中国移民开的旅馆,名为春平旅馆。租金是40加元一天,屋内有两张小床和一个床头柜,厨房和浴室和大家一起公用。基本的生活设施还算齐全,就是非常简陋,床架和床垫看上去又脏又旧,象是外面捡来的。整个房子很老旧,回想起温哥华的美丽幽静,以及之前在国内的热闹生活和得心应手的工作,对比眼前破落,残旧,我们有一种就像是从天堂掉下地狱的感觉,心顿时凉了半截。虽然当时住在移民站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那三天的时间,却是我整个移民生活中最感失落和备受煎熬的日子。幸好有朋友的帮助和关照,我们很快就在市中心租到了一间公寓。

房子不大,大约480平方尺,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格局,卧室和客厅是打通的。每月租金是575加元,后来每年涨大约10元左右,直至我们搬离蒙特利尔,房子的租金也不过才涨到每月620加元。房子在市中心的公寓楼里虽然不算新,但是它的阳台和窗户都是朝南面,一年四季都能够沐浴到充足的阳光。

老公比较浪漫,在房间里摆了许多盆盆罐罐的花花草草,看上去还算是一个浪漫小屋。即便是在白雪皑皑的长冬,我们俩也能安坐在窗台前, 一边看书,一边晒太阳。蜗居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小屋里,我们安静地度过了整整三年的大学生涯。

大学毕业以后,和其他学生一样,我们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我们俩就读的是一所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的英文大学,读书期间都是用英语交流即可。而蒙特利尔是一个以讲法语为主的城市,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从小接受的外语教育都是英语,即使是象我们这样在移民之前认真地学过一两年法语的魁省移民,要想在纯法语的环境中找一份工作也不是容易之事。

老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还可以选择一些美国公司在蒙特利尔开设的分部。我学的是会计专业,2008年夏天曾在一家食品公司工作。虽然在公司里可以和别的员工讲英语,但客户打来的电话来都是先讲法语,公司往来的文件和帐单也全是都法文,感觉就是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都说多伦多是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工作比较好找,和老公认真商量后,我们俩一致决定搬到多伦多来寻找机会。俗话说“安居乐业”,看来在乐业之前,先得安居。

安家多伦多,拥有了自己的家

来多伦多之前,我们先是在网络上了解各种租房信息。因为当时还没有找到工作,我们决定先租一套公寓。加拿大虽说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种族和平共处的国家。但各个族裔的人都喜欢聚居。我们也不例外,就是想在华人聚居的士嘉堡找一套公寓。老公仔细浏览了多伦多几个华人网站的租房信息,发现情况是两个极端:如果想省钱的话就只能租地下室,或是与别人合租。

如果想夫妻俩单独住,月租金最少1200加元以上。比起在蒙特利尔650加元就能在市中心找到一个独立的带厨卫的一居室, 多伦多的房租价格确实不便宜。 但是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蒙特利尔虽然房租便宜,但是工作不好找。工作收入来源不保障,其它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稳重起见,老公和我决定先花一周时间到多伦多实地考察一番,主要也就是找房子,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就立马搬到多伦多。

2009年8月24日,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们乘坐从蒙特利尔到士嘉堡的Coach Canada长途巴士,来到了多伦多。来多伦多之前,我们已经订好了一间华人旅馆,正好位于太古广场对面。因为人生地不熟,所以就想住得离Mall近一些。刚到多伦多,置身于这么一个偌大的城市,感觉是两眼一抹黑,茫茫然,不知何处是我家。幸好有朋友的帮忙,开车带我们到地铁站买了两张周票,取了一张免费市区地图。这下就好办多了,我们先根据网上的租房信息,把它们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出来,然后再根据地图指示一家一家地去看。有一位大姐和我们同住在一家旅馆,她们一家是第二次登陆加拿大,打算直接买房。她给我们介绍她的买房经纪人,告诉我们也可以找经纪帮租房子。于是我们按名片上的信息打电话给这位经纪李先生,李先生首先询问了我们能接受的房租价位,我们跟他说可以承受800到1000元价位的房子。然后李先生说要租这个价位的房子不用找他,直接到公车站旁边找到一个铁箱子,里面有一本免费的杂志叫《RENTAL》,从杂志上就可以找到我们期望价位的房子。

果然,我们在那里拿到了一本杂志,看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公寓出租信息,价位从690元到1500元都有。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我们选定了Sheppard & Don Mills附近的一个公寓小区。那里各方面都基本符合我们的要求,一是交通方便,从家门口到地铁站和巴士站走路才5分钟。二是购物方便,小区里设有一个Mall,里面有24小时营业的超市,1元店,洗衣店,寿司店,理发店和医生诊所一应俱全。小区对面还有一间规模比较大的Fairview Mall,除了各种商店外,还有药房, 邮局等。 三是活动空间大,小区后面有一个Park,那里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四是小区里面有Daycare,后面有一所比较好的小学,这也是很多家有小孩的移民父母找房子时所关注的一个方面。最后一点是房子的租金性价比较高,我们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面积有700平方尺,月租金是980加元。比起我们在蒙特利尔市中心租的那套月租650加元的公寓来说,确实贵了不少。但是,蒙特利尔的公寓只有480平方尺,相比之下,也算是物有所值。于是我们俩就到租房办公室签了合约,总算在多伦多安定下来了。

自定居多伦多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半年里,我们俩陆续找到了所学��业的工作。目前看来,我们还是很满意这套花费了一番功夫才租到的公寓。从读书到就业,从租房到买房,这是很多中国新移民走过的路。把我们的租房经历告诉大家,只要能给后来的新移民带来哪怕是丁点用处,我们也心满意足了。


  北辰地产周刊记者 林勇 (图文)

Emily 和 Benny的新家,与蒙特利尔的小屋一样,充满了阳光。他们俩领着我到楼下参观这个住宅小区的周边环境,明媚的春光,照耀着小区的绿草,红花,行人。一转身,突然发现他俩没跟上。回头一看,Emily 和 Benny站在一棵正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微风吹来,雪白的花瓣如雨飘落到他们微笑的脸庞。

我想,这里虽然不像温哥华的海边豪宅那般美丽舒适,但是在这对年轻的夫妇心中,他们已经在多伦多找到了自己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