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送女儿去上游泳课。车开到半路的时候,丫头突然问爸爸:last name(姓)可以有两个吗?爸爸说,一般就一个。丫头继续:那XX (她同学)怎么有两个last name呢?爸爸说,是不是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姓?丫头说,我也不知道~~
沉默一小会儿,丫头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用英语说了一大串。大概意思是说: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男的和男的结婚(male married male)或者是女的和女的结婚(female married female)吧?开始我没大在意,听她还在那振振有词地继续解释,忽然感觉不对劲,难道,这西方小学性教育都开始讲同性恋了?
于是我问:“你说的male married male/female married female是从哪里知道的?老师上课讲的吗?还是自己看书看来的?”
答:“都不是。听同学A说的。”
问:哦?就是那个来参加你BIRTHDAY PARTY的白人小姑娘?
答:嗯,就是她~~
问:她怎么知道的呢?她认识male married male/female married female的人吗?
答:不认识,但是她知道。
丫头继续自言自语:male married male/female married female是不能生BABY的。
我诧异道:这你也知道?
~~
丫头继续得意:当然,我还知道他们要结婚之前先要去打一针,用这个来确定谁当男的谁当女的~~
问:啊?那怎么确认呢?
丫头开始比划,先是把手放在胳膊肘那里,说:打针的时候不是会流血吗?如果血流到这里,那就是male;如果短一点,是这里(同时用手比划了一个短短的距离),那就是female--一听就是编的,不过还真符合小孩子的逻辑。真不知道是她俩谁想出来的?
我继续:那确认了male还是female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有BABY了。
答:还不行,不过可以要别人的--连领养的事情都门清啊?~
这个A同学,是我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每天由姥姥带着上下学的孩子,上次丫头的BIRTHDAY PARTY 也是姥姥领着的。丫头说,她的的VIP(参考加拿大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就是每个孩子轮流在某一天里作为班级的VIP, 享有特殊待遇,一般会邀请家长到班级参加活动)Day 时她妈妈去过,爸爸没有。不过听宝爸说见过他爸爸,只不过极少见到而已。不知道是不是大人在谈论什么的时候孩子听到了?半真半假的,加了点七岁孩子的想象,佐料还挺丰富~~
说起这西方的性取向,我想起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说到西方很重视孩子的性别认同,男孩子不能穿女性特色的衣服,比如粉色的衣物男孩子就不能穿戴。当时有博友就问我说:既然西方这么重视性取向,为什么同性恋那么多?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回答不清楚。因为同性恋到底是中国的比例高还是西方的比例高还真不好统计,而且同性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也没有研究。个人感觉,西方的同性恋争取了很多年权利,现在是可以光明正大地生活的一群,所以他们可以招摇过市。记得当初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在蒙特利尔的地铁站就经常能看见浓妆艳抹穿着花花绿绿裙子和高跟鞋的“伪娘”(这可是个新词,前几天看文章刚学会的,就是女人打扮的男人),后来到多伦多和温哥华,这种就几乎没怎么见过。不知道是蒙特利尔真的多,还是别的城市没让我碰上。
近年来,中国的同性恋越来越多浮出水面。尤其是演艺界的,最近据说什么比赛开始有“伪娘”高调亮相,热捧的还不少。虽然我对同性恋者的性取向表示理解,但是,如果真要是自己的至亲是这样,感觉也挺为他的未来担心的。人活一世不能拧把,否则痛苦可能就会大于幸福。谁不希望获得幸福呢?尤其是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平平安安、享有正常人的幸福。
有人说,同性恋是造物主和人开的一个大玩笑;也有人说,性取向的扭曲和童年期的生活经历有关,童年期父爱缺失可能造成同性恋。不知道这些说法科学性几何,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当爸爸的,千万不要吝啬父爱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