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即5月1号)上午10点,我们来到温莎一家自酿酒坊,按约定去拿订的葡萄酒。
这还是前几个月时,偶尔看到温哥华一个网友说她在自酿酒坊酿酒的事,我一直也很想看看究竟。结果R同志一听,立刻在网上搜出温莎的酒坊地址。6周前我们就找上门去,先订了30瓶。如果口味不错的话,那就这么继续吧。以前都是在免税店带几瓶酒,或者在酒专卖店甚至去美国去买,还没试过自酿的呢。所以心里挺期待滴。
这就是自酿酒坊,原来就在我们经常去的一家华人超市的隔壁啊。
我们没有瓶子,所以买了店家30只空酒瓶,1刀/只。白人店主大娘问我们有没有兴趣进来自己动手?那当然了!
于是我们被分派了任务。第一步:洗酒瓶。实际上酒瓶是很干净的,只是需要再净化一下。先要在水池里的机器上按一下,一种大概是消毒水之类的液体喷入瓶中;再在水龙头喷嘴上按两下,瓶子就又被清水冲洗了两次。洗好的瓶子就插挂在旁边的架子上,等待滤水。
这就是我们的酒了。本来上面还有客人姓名、品名、日期等资料标签的,因为马上要灌酒,所以取下来了。
大部分的瓶子都是俺洗好的,看来还是女人干这个利索点。
第二步:灌酒。这是由店主完成的。其实也就是把空瓶放入白色机器,对准喷嘴,红色的酒液就汩汩流淌进了酒瓶。每个瓶子的酒液一样多。
忙里偷闲,俺赶忙拍了些酒坊的片片。一面墙上全是各式各样的酒标签。
非常快速,已经基本成了。
第四步:给酒瓶贴标签。把酒瓶放倒在专门的木架上,找到瓶身下有几个凸起的小点标记的地方,把标签对齐,把几个角撸平就可以了。
第五步:选好喜欢的锡纸封套(上图,有十几种不同颜色可供选择);再到旁边正滋滋喷着白汽的电热水壶,把酒瓶的锡纸封套对准壶嘴,慢慢地旋转一圈,原来松松垮垮的锡纸就紧紧包裹在瓶口上了。
好了,看看我们自己包装的酒,是不是和从外面店里买来的毫无二致啊?
总过程花了不到一个小时。自己动手,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回头再看看酒坊里的情形
外间的存酒柜
外间还有好多正在酿制的大桶酒,看来这家酒坊的生意还挺不错呢。
各种葡萄酒的样品
收银台前的装饰,超喜欢那个用软木塞做成的圈圈。
里面那个房间就是我们刚才热火朝天操作的地方了。
这家的葡萄酒有好几种,从60多刀到120多不等。我们选了“希拉”红葡萄酒,120多刀/30瓶,再加上30刀瓶费,外加税费,共约花了180刀,算下来每瓶约6刀,还是比店里的便宜了不少。R同志尝了点我们才酿好的酒,直点头:“味道一级棒!”我都等不及回家去品尝了。可店主说要想酒的口味更好,最好回家后再放置一周的时间。
下周末,就可以坐在院子里,边享受俺的花儿,吃着BBQ,喝着自酿的红酒了。再有几个朋友海阔天空的聊,该是何等惬意啊
第三步:加软木塞。只要把灌好酒的瓶子放在这个红色机器上(底部有一个弹簧装置的平板,可升降的),卡好后,再放一只软木塞在上方的小孔里,拉动长长的撬杆,往下一按,软木塞就稳稳当当地进了酒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