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也是浮云
其实我也“春运”,还是国际的:在温哥华陪老婆孩子过完圣诞,飞回北京陪父母过春节。一年一度,必须的!
老人家有句诗:“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说得就是我辈中年人,那意思是一个大活人必须一分为三:一个负责孝敬父母,一个负责陪伴妻儿,一个负责打拼挣钱养家糊口。
中国人把家看得很重,孰不知外国人也一样。前篇博文曾提到其实加拿大也有“春运” ,只是那篇文章写了几句话题就跑偏了,没把加拿大的“春运”说透。虽然说洋人也讲究个“回家过年”,但他们所说的那个“家”,与我们所说的“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中国人认为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平时在外面奔命,但过年时必须回家,所谓“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即使你已经有自己的“小家”了,但那个不算数,你得带着老婆孩子回那个“大家”。
加拿大人不一样。他们只要没成立自己的小家,哪怕胡子拉茬了,也是父母眼里的心肝宝贝儿,过圣诞时不远万里也得回家。可一旦有了自己的小家,“家”这个概念就仅指自己屋顶下面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儿了。
加拿大人很偏执,他决不会把自己“裁为三截”,一个囫囵身子只围着自己的小家转。他们非常不能理解夫妻两地分居这种生活方式,夫妻一方在外地找到了工作,要么全家一起跟着过去,要么一拍两散。至于从小疼他爱他的父母,这时候就顾不上了。父母老了、动不了了,拿养老金、住老人院,自有政府给养着,没子女什么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孝道”这个词儿,则绝对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独门秘笈,只是这个“秘笈”还能往下传几代?我认为这还真是个问题。
我绝不是说加拿大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连忤逆不孝咱都得学他,不是那意思。我是这么琢磨这事儿:
首先,我也觉得赡养老人应该是政府和社会的事,子女应该承担的更多的是对父母精神上的关爱。一味地提倡“孝道”,我总觉得有关方面有推卸责任的企图。
另外,我们的子女恐怕今后即使有那份“孝心”,也难有那份“孝力”了。再过十几年中国大城市将彻底进入“小两口儿养活四个老人”的年代,那将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而且现在物价、房价这么高,他们能不啃老就不错了,指望他们供养上一代,想也别想。
还有,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很擅于吸纳外来文化、却不擅于传承自己文化的民族。更何况我认为西方人那种“养育子女不求回报”的观念显然比我们的“孝道”更符合人的原始本性。
虽然持上述观点,但这并不妨碍我把自己“裁为三截”。我们这一代人尽孝道是必须的,因为我们的父母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他们都没有做好我们不尽孝的准备,即使他们有这个觉悟,也没那个条件,这是时代造成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而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您仍然可以把老孔留下来的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灌输给他(她),但您别指望什么。
二三十年后的某个除夕,您和您老伴儿兴致勃勃地操持出一桌子好菜,可“春晚”里面都开始敲钟了,子孙辈中却没有人露面儿赏脸,您甭恼,想开点儿,神马都是浮云!
上图:新西敏市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火车站旧址。当年来开发蛮荒西部的人们也是从这里挤上火车回东部老家过圣诞的吗?现在这里已变成了一家牛排店。
其实加拿大也有“春运”
每到年关,春运就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话题。其实春运不仅中国有,西方国家也有,拿加拿大来说,他们的“春运”每年也折腾得挺热闹。当然,加拿大人过的得是“洋年”,他们的“春运”是从圣诞节前开始,到元旦过后结束。这期间加拿大人也扛着大包小包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折腾去再折腾回来。
不过,加拿大的“春运”确实跟咱们不太一样。他们最主要的运力是飞机而不是火车。在加拿大,您要是出门坐火车,那您得是多大的款啊。火车票贵,太奢了,“会飞的鸡(机)”才是穷人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
从温哥华飞到多伦多,4个多小时,比从北京飞乌鲁木齐都远。但一张飞机票才二百多块钱,远比国内硬座火车票便宜。
您也许会说:二百多块钱是加币吧,那也合人民币一千多块呢!
账不能这么算,要知道北京小饭馆里刷盘子的小工儿一个月挣一千五(人民币),温哥华小饭馆里刷盘子的小工儿一个月也挣一千五(加币),所以站在他们二者的角度上讨论中国和加拿大的物价,币种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同样是3000多公里的路程,在北京打工的乌鲁木齐小伙儿在严重超员的火车里站30多个小时,在温哥华打工的多伦多小伙儿在飞机上坐4小多小时,两人回家过年的交通成本却相差无几。
我知道这没多大可比性,中国有十多亿人,加拿大才三千万人。中国人春运要是都坐飞机,那天上的“机”真就得跟养鸡场里的鸡似的铺天盖地了。我要说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
这么说吧,我觉得国内满天上飞的不是“会飞的鸡(机)”,而是价格。是飞机票价、是火车票价、是房价、是食品价、是……除了那些挤火车回家过年的打工者的工资以外的所有价格。
如果您了解了加拿大的物价,您一定会对国内的物价恨得牙根儿痒痒。不过,您也甭羡慕加拿大的物价,因为您拿着人民币去加拿大消费,您又会对1比6.6的汇率恨得牙根儿痒痒。只要您挣的是“人民”的“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物价和汇率,您必须恨一样儿。
本来想说春运,却扯到物价上来了。思维混乱,不说了。
上图:皑皑雪山映衬下的温哥华国际机场停机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