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音乐之声》的人,都会记住那群热爱音乐的孩子。让孩子伴隨音乐成长,可以説是很多父母的梦想,特別是移民以后,面对中西文化中的碰撞,很多华人父母都为之困惑,然而,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家人,三个稚气未脱的儿女,各有拿手的乐器,用音乐之声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让父母收穫意想不到的幸福。新年伊始,记者走近他们,听这位妈妈讲她和孩子们的故事——
孩子是妈妈的宝 快乐是孩子的家
也许是第一个孩子来的不容易,女儿Jenny一出生就是这个家快乐之源。然而,令Stephanie 没想到的是,她移民加拿大年后,又得到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所以Stephanie 説,孩子是上帝送给自己的最好的宝贝。面对这接连而来的“宝贝”,Stephanie 的第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一生快乐。於是,为了实现这个心愿, 做了三个孩子母亲的Stephanie 开始了人生新的思索。
Stephanie一家人。
其实,移民前Stephanie 也是职业女性,有自己热爱的工作,有自己心仪的事业,当初也是为了女儿走上了这条移民路。有了儿子后,她常常在想,旣然为了孩子已经放弃了很多,那么就要儘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在这里快乐成长。於是,偶然间,她发现当地很多人都会弹一手好钢琴,而且那些学音乐的孩子都比较安静,好管敎,自己就试着带孩子去琴行看钢琴,女儿用手指点着黑白键盘,发生悦耳共鸣,Stephanie 问女儿愿不愿意学钢琴,还在为钢琴奇妙的声音而吸引的女儿,随口说:喜欢。Stephanie 又问了一句:喜欢就要学到底呵,女儿也欣然回答她会学到底。可是Stephanie 知道,这只是孩子的一句戏言,要让爱好爱好音乐,让音乐成为孩子心灵一道快乐的小溪,做母亲的心要有海水般的宽阔。
为了避免女儿学钢琴的新鲜劲后,放弃学习,她就鼓励大儿子与姐姐一起练琴。同时让女儿到“靑苹果艺术工作室”学电贝斯,大儿子在陪姐姐练琴的同时,也在“靑苹果艺术工作室”学键盘手,至於那个天性活泼的小儿子,自己选择了学架子鼓,在“靑苹果艺术工作室”乐队里,那个手拿鼓槌,浑身是劲的小“酷”鼓手,就是Stephanie 的小儿子Louis 。
小儿子Louis在敲鼓 。
看到在靑苹果艺术工作室乐队,一家三个孩子同台演出,很多家长都很羡慕,但却不知为此Stephanie 付出了多少。那个时候,Stephanie的丈夫还在中国做生意,Stephanie一个人带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本来讲不容易,但为了让孩子学音乐学美术,周末Stephanie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奔走,刚结束钢琴学校的学习,带孩子吃点东西,就又要立即奔靑苹果艺术工作室学美术,美术课结束后再学其它音乐课。Stephanie説,在她困难时,靑苹果艺术工作室的老师给了她很多的帮助,让她一直坚持了下来,回想当年一人带孩子是很辛苦,但是只要孩子喜欢学,我就会儘量满足他们,让孩子在音乐中感到快乐,也会把这种快乐带回家,让这个家充满快乐。
音乐给了孩子爱 爱心关怀这个家
一生都在倡导快乐的敎育的著名英国敎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説过:就敎育对性格的塑造来説,强迫训练並不符合道德法则,同时也是一种徒劳。在斯宾塞的眼中,世界上最好的敎学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他强调,孩子在快乐的状態下学习效果最好。在中国经歷“塡鸭”式敎育长大的Stephanie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她説,我们这代人是在种种压力下长大的,想学什么不能自己做主,我们的成长过程有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遗憾,现在我做了母亲,我感觉,孩子快乐最重要,而音乐可以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快乐。特別是她看到,当地一些爱好音乐的人们,在工作之余弹琴唱歌,生活很快乐,眞的令人羡慕。
演出会的伴奏者是Stephanie三个孩子
也就是基于让音乐带给孩子一生快乐的想法,一天,Stephanie 对在草地上欢快乱蹦的孩子们讲,你们爱玩没有错,妈妈也会让你们玩,但是咱们玩个更高雅的,如果你们从小学会一种能让自己开心的乐器多好啊!Stephanie 还对孩子説,如果你们学会了弹琴,你们有心思不想给妈妈説时,你们就可以谈琴,妈妈从琴声中就知道你们想説什么。看妈妈説的认眞,孩子们也眞信。Stephanie 説,有一天,儿子弹了一首钢琴曲,连忙问妈妈,你知道我弹的是什么意思呢?Stephanie 説,你弹的是爱啊,你在説,你爱妈妈。
儿子一下子惊呆了:啊,妈妈你眞的听出来了,我弹的就是爱啊。Stephanie还记得,那个时候她身体不好,经常这痛那痛,孩子们就会乖乖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围绕在身边嘘寒问暖,看着孩子们张洋溢着爱的小脸,是Stephanie感觉是人生最温暖快乐的时刻。有一次,Stephanie把当地发生的一件因孩子反叛给父母造成伤害的事情,很伤感地讲给她的孩子们听,她女儿坚决表示,我们不会那样做。她的儿子则流着眼泪説,怎么能那样做,我们是不会这样对待妈妈的。
也许我们都听过这一句话:“音乐让孩子更聪明”、“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那是因为音乐离心灵最近,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纯凈的白纸,音乐在上面留下美妙的印记,会滋养童心不易被污染,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但会有敏鋭的听力,也拥有敏鋭的感觉,特别是学乐器的孩子,这种特质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而Stephanie的亲身体会是,音乐给了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孩子们用爱关怀着这个家。
説是“无心揷柳” 感悟“收穫快乐”
在採访中,Stephanie多次提到让孩子学音乐,絶不是希望孩子將来能成为音乐家,或者是有什么专长可表现,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喜欢学,就顺着他们的心愿学,如果他们有一天眞的不喜欢学了,也絶不会勉强他们。Stephanie説,孩子在学琴时也有烦躁和贪玩的时候,有一次,女儿对她説,她不想弹琴了,Stephanie並没有责怪她,而是很坦然地吿诉她説,如果眞的不想弹琴了,妈妈就不用为你付学费啦。可是没有过多久,女儿又找到她説,妈妈,还是为我付学费吧,我还是想学琴。
学打鼓的小儿子,也有一段时间,不好好练习,敲上一会就説,妈妈,我练了三个小时啦。Stephanie的回答还是很坦然:妈妈不在乎你敲了多长时间,你也不用为妈妈练习打鼓。后来小儿子看別的同学打鼓进步很快,有点泄气了,Stephanie就鼓励儿子,你是最“酷”的鼓手,比你学的晩的小朋友都比你敲的好,你怎么办呢?小儿子有时赌气説不想再练打鼓了,Stephanie 也是很平淡地説,学打鼓是你自己挑选的,你放弃不学,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其实説这些话时,Stephanie心里明白,小儿子还是喜欢打鼓那种感觉到,只是感到天天练习有点烦,给他点激励,他们就会学下去。现在三个孩子时常上台表演,好评不断,但是他们对妈妈説起这些,也是很平静地説:哦,s0 s0......
如今,Stephanie这种“无心揷柳”的做法,却让她收穫了“快乐”。当时她的丈夫还在中国,孩子们学会弹一个曲子,就会打电话给爸爸,爸爸无论在做什么都会在电话里听,而且会説,我孩子好棒,这是我听到弹的最好的钢琴曲。后来,这个爱孩子的父亲,终于按奈不住思念女儿之情,辞去了中国的工作,全家团圆了。孩子的姥姥、姥爷来了后,开始做过大学敎授的姥爷,对孩子们学音乐並不太看好,还是希望能从小“学好数理化”,可是看到孩子在学音乐同时並没有躭误功课,而且很多时候,老人在家里一边做饭摘菜时,一边听孩子们的弹琴声,感到很开心,是音乐声让这个家充满了温馨。
当年,Stephanie辞去了中国的工作移民加拿大,一下飞机就借了一本菜谱和一本儿童心理学书,那时她就下决心,无论生活多困惑,也要陪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在她为孩子付出的同时,孩子们回报的更多。Stephanie説,拥有一个快乐家庭,是她移民加拿大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