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他讲述了他和他的父亲在一起的最后的日子,他感觉到他的父亲快要不行了,他钻进了父亲的被窝里,搂着父亲,直到父亲安静地闭上眼睛。。。
我希望我的亲人们都可以长命百岁,可如果那天真的到来了,我只希望我会陪在他们身边。
之所以说是希望,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海外华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到了我和我许多朋友的这个年龄,家里的老人也都上了年纪了,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国内的亲人是否安康。不到几个月的功夫,朋友们一个又一个地哭着跑回国去,幸运的,能和亲人见上最后一面,更多的则是听到噩耗为时已晚,空留满腔的悲痛和永远的遗憾。
母亲过世多年,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下葬。去年我回国时和家人商量给母亲选一块墓地。几个月前,家人告诉我墓地买好了,并定于今年四月十五日下葬。由于最近妻子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加上新买的生意也实在是离不开人,所以,尽管我心里一直筹划着回去的事,却一直没有定下来,也没有答应家人我就一定能够回去。家人非常理解,人在国外毕竟不是想什么时候回来就随时能回来的。妹说,不行就别回来了,我们会料理好一切的。
妻子的身体好些了,店里也安顿的差不多了,我打起主意要回去一趟,哪怕只是一星期,哪怕只是专程回去安葬母亲。这时才想起来我的护照已经到期了,匆忙中忘记了更换,于是马上填表,照照片,并打听如何加急办护照,办签证,买机票。妻子也真沉得住气,就连周日给父母打电话都没有提及此事,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一事情有变,家里白白欢喜一场。第二天一早我正准备去办护照,噩耗传来,岳父岳母两位老人在撂下女儿的电话几个小时后,在出门买菜的路上,被汽车撞倒,母亲多处骨折昏迷不醒,父亲的情况则更为严重。。。
改为为妻子办理加急签证,买机票(好在妻子的护照办的比我晚还没有到期)。妻子也知道父亲的情况几乎是回天无力了,但还是觉得奇迹可以出现,直到看到身在多伦多的女儿和刚从澳大利亚回国度假的外甥的QQ上的题目双双改为“姥爷走好!”他们QQ上的头像也都改成燃烧的蜡烛时,妻子最后的希望被击碎了。。。
流了两天两夜的眼泪,妻子上路了,我知道更多的眼泪还在等着她,更多的遗憾还会折磨着她。
也许,直到永远!
原文出自:http://blog.sina.com.cn/feng0743
加拿大网友热议伤感话题: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苏而:
朋友抱来一盆金鱼托俺带养,他们要回国一段时间,不过这不是愉快的旅程,朋友的妈妈病了,绝症。记得朋友曾经跟俺讨论过“游必有方”的“方”是什么意思,俺说俺不介意书上是怎么解释的,俺的理解就是“计划,方法”。俺认为远游,必须有个计划,而联合全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的计划,则更多地理解为出游之前安顿好父母的方法。
出国前,俺写下父母生日拜托好友逢年过节上门探望;
水电,电脑坏了,有朋友帮忙维修;
出国后,身边一定有2000元钱机票钱,无论多穷多苦一定不能使用;
护照证件一律有效,需要的时候,提起包就能走。
本不想说这个伤感的话题,但那天看到朋友失神的双眼,一夜难眠。
john深蓝:
能够理解,不过自从我母亲前年患绝症去世后,我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还好在我母亲去世前的两年时间里,带她到北京玩了一趟(当时心里很有危机感,好像不抓紧时间趁她还能走动带她出去旅游一次,以后就没机会了。
所以我这个办事拖拉的人反而因为我老婆想拖延到下一年出去玩而骂了她一顿,没想到预感成真。),还在离家100米的地方买了一套房子把我母亲从农村接过来住,每天上下班途中都可以看到她在附近和人聊天或在路口的房间里搓麻将,我很高兴她很享受新环境的生活也很遗憾只持续了一年多。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移民加拿大成功,我妈妈还在世的话,我把她接过去一起生活,她一定会很快乐的。
但愿楼主朋友的母亲能够逢凶化吉,挺过这一关,也祝所有网友的长辈们身体健康。
majorshenzhen:
没有钱,俺乞讨也是要回去的!俺这辈子似乎就在围绕两个中心飘荡,一个是自己的家,另一个是自己的老家。
天涯: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非常的辛苦。
今年夏天,有位朋友的母亲得了癌症,他赶紧回国。母亲动了手术后,他马上赶回加拿大,因为太太一个人支撑着一个便利店非常的辛苦。才回加拿大两个月,又赶回中国,因为母亲走了。这次他回国不得不带着7岁的女儿一起走,因为学校已经开学了,没有人能够接送孩子上下学。
看看周边的朋友,只能在心里祈祷父母亲都要身体健康。
费翔的故乡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