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老公接到通知:4月初立刻回中国南京报到上班。真是喜讯啊~可办签证时,麻烦来了:原来他的护照离失效期还有5个月,可中国大使馆签证处的规定,必须有效期在半年以上才行。那就意味着:得先去办新护照,然后再去中国使领馆办签证。想想印度那办事的效率......于是,一张机票,他又飞来加拿大~
周二晚上到家,周三去温莎市政厅办新护照,周四就拿到了。
幸亏R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事先做足了功课。按说这么急根本不可能办成的,可他查到一条:最近开始实行新规,可以通过快捷渠道申请,而他正好属于规定许可范畴。送去报批时,市府护照处的办事员开始还不给办,说不符合规定,当R把这条新规给他们看时,好像人家还是头一遭听说这事。仔细看过新规后,R又适时递上各种资料,表示中国这边正在等着自己呢,请想法尽快办好。对方一瞧,资料齐全,只有多没有少,在羡慕之余,立马回复:我们请示老板,尽快给你办好,明天来拿护照吧。不过,多交了75刀加急费用,R后来说,别说几十刀了,就是1000刀,也交了。
这不,周五,也就是昨天,清晨5点,我们就披星戴月出发了,去多伦多中国总领事馆办签证。
非常慨叹中国人的办事效率,上午递交的资料,下午2:30就可以去拿盖了签证的护照了,当然,也是交了50刀加急费的。
一大早就开车出发,为的是赶在9点开门前到达。一开始天还下着雨,天空黑乎乎的。R嫌我跑110太慢,于是换下我自己开车,一路狂跑119。7点左右,天边终于出现一抹朝霞。
一进入多伦多市区,20条车道也不够用,显得拥堵了起来。左边绿色的东东,是火车。很多多伦多人乘坐这个上下班。
街道旁的群雕
看样子,还是“城市生活”主题呢。
加拿大的一家保险公司,估计相当于“平安”或“太平洋”?
又见多伦多博物馆那奇特的建筑
经过多大校区,看着怎么也不像个大学,没有围墙,也没有门卫。
又见到五星红旗了,这就是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门口的高个白人门卫,检查人们的护照,放行。
显然,这签证厅已经远远装不了日益增多的前来办理签证的人们了,满满一屋子的人,挤得连进出门都很困难了,比较寒酸。
办理护照的、办理签证的,和领取护照的三个牌子下,竟然排了蜿蜒长龙,都看不出头儿在哪儿了。
6个窗口开放,但显然满足不了需求。看柱子上贴着的征聘启示,感觉的确是需要招人帮忙了。
看一看,感觉有90%还是黄皮肤,大概是那些已经拿了加国护照的华人,想回国,还得来这里办签证吧。这时俺深切的感到:要是中国承认双国籍该有多好啊~
秩序还算不错,等我出门给停车续费时,发现,人群已经排到了院子里了;再回屋里,就得费点口舌了,不然人家还以为我是“加塞”滴~
期间还遇到一件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呢。当我正在屋子一角为R复印资料时,另两个女孩也来复印。结果其中一个插队,先把钱币投了进去,只好让她们先复印,结果前面那个走后,后面的正想复印,却发现不知谁的证件丢在机器里,结果拿起来对着人群叫了几声“这是谁的东西”,见没人答应,于是收了起来。我也没留意,接着复印。结果等我下去给车续过费再来时,有人焦急地问我“有没有看见我的证件”?于是赶紧告诉她,我看见过的,但是另一个人拿了。一阵忙乱,去找那个女孩,谁知当时没注意,也搞不清她长什么样了,好在队伍中倒有热心人记得“是穿的白色衣服”,于是那丢了证件的母女又忙着去里外找人了。俺正坐在旁边无聊等待时,有人过来告诉我“那个正在柜台前办理手续的女孩,好像就是捡到证件的那个”,我看了半天背影,不敢确认。终于看她办好手续,从我身边经过时,和她打声招呼,问她:“你是不是刚才和我一起复印的啊?你捡到的那个证件,失主正急着到处找呢。”结果,女孩微笑着应道:“我已经给她了。”
我们也没等太久,很快拿到了签证,长舒一口气,感叹这效率~
接着我们按着GPS的指示,来到中国银行在多伦多的大楼。又经过这个博物馆,那就多拍几张吧。
从很远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型长椭圆蛋形的建筑,原来是一个艺术沙龙啊。
从另一侧看过去
街边墙上的涂鸦,左边玻璃小站是公交站台。
原来这家中行,正位于唐人街上。中行的建筑,还是那么气派,可是服务却带着国内那么一丝“皇帝女儿”的气势。
来这里办理储蓄的绝大多数还是华人,满耳的普通话,感觉就像身处国内某地似的。一个经理模样的男子正带着两三个职员,巡视着大厅“这个沙发要这样摆”、“那个服务台里面的仪器还能用吗?不能用就扔了......”“看来我们这里已经开始有老外客户了,这是个好现象!”
街边院子里的一头彩兽,因为俺不敢确认,这是不是一头牛......
多伦多唐人街上,永远是一派热闹景象,感觉是在香港某个街头,或者国内某个县级市的街边。
散发着特有气味的鱼虾干货
蔬菜瓜果非常便宜,种类繁多。
肚子早就饿了。约了R的儿子出来午餐,他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不远,骑自行车20分钟。他介绍了一家广式早茶餐厅,我们点了鱼片粥、煎饺、虾饺、烧卖、炒河粉、麻团、茄夹、豆腐等11样,撑得肚子溜圆,一结帐,才28刀,真是物美价廉啊~
饭后告别,继续逛街。又经过多大校园。不知这满树的白纸条是做神马用的?还不止一棵树上有,一溜儿都是~
这边墙上有奇怪的符号,看了照片才知道,原来是化学系大楼。
旁边行走着的、骑车的年轻人,散发着一种蓬勃的朝气。
不知这是什么大楼。车玻璃上映出的是停车单的影子,可不是景物哦。
很多建筑都这样古老
遛狗的妇人
无意间拍下的感人一幕:刚从校车上下来的小女孩,勾住不知是爸爸还是爷爷的脖子,很温馨很感人。
随后,我们又去了印度驻多伦多总领馆,咨询R的印度护照有关事宜。车到楼前才发现,根本没有停车的地方,于是只好把车停在大楼一侧路边。看前面几辆车也停在那里,打着双跳灯,于是我坐在车里等候,R赶紧上楼办事。
一眨眼,就发现路对面停了一辆警车,一个警察下车后,径直走到前面一个双跳灯的空车前,记着车号。俺心里一惊,就见前面一辆车已经启动,准备开溜。俺也赶紧挪到驾驶座上,发动车子,慢慢吞吞的前进、右拐,再右拐,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正发愁下面该怎么办呢,结果惊喜地发现,警察和警车已不知去向,而R正气喘吁吁来到车旁。太及时了!赶紧换位,开走......
R直摇头,原来那印度使领馆里接待他的签证官,竟然一句完整的英语都说不出,一个词一个词的艰难往外蹦,并配合着身体语言,告诉他“old passport,new passport”,然后,两手使劲往一起一拍,“together!”意思是到时新旧两本护照一起出示就可以了。哈哈~看来,印度和中国有一拼啊,这哥们肯定是官二代或富二代啥的,可是,驻外总领馆的签证官,最起码也要能说英语吧,这在印度,应该不算什么难事,拿R的话说,就是“上街一抓一大把”的,这样的人竟然也敢往外派~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车上401高速,路过滑铁卢(Waterloo)时,R突发奇想,说有个亲戚住在那里,问我要不要去看看?俺觉得反正没事,晚回家一小时没有问题,再说也想看看这地方,于是脑子一热,“ok”,于是,车子直奔滑铁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