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网友开吻(专辑),分享从登陆以来4年的Blog,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原文请点击这里。
驾照没有考过,只能在家里学习了,闲暇之余上网胡说几句。
上周的买车经历(延伸阅读:加拿大两次买车经历),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北美汽车市场的一边倒的风气。言下之意就是:日本汽车在北美市场毫不留情的把东道主:美国车,彻底打败了。以前只是听说,现在亲自来买车了,深有体会。
美国车有很多优点,这些都不重复提了。市场和口碑最说明问题,日本车同样档次的比美国车要贵不少,以前听说日本车靠价格便宜占领市场,现在看来是美国车靠价格便宜来保住市场了,这还是新车的市场,如果看旧车市场,美国车败得那叫个惨呐。日本车二手车比新车价格差别不大,换句话就是残值高。
再看看美国车,3年跌一半算是不错的了。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特别奇怪的一个现象,一个2手的Echo 1.5升的,国内叫雅酷,就是我在中国开的那种(当然,发动机和北美不同,天津产的档次低),价格足够买一个同样新旧的4升以上的美国大SUV,在中国很难想像一个雅酷居然这么值钱。
价格是一个方面,口碑也是很重要的,在这里不只是亚洲人,包括这里的西方人,也都普遍认为日本车质量可靠信得过。所以不是很多国内人评价的说,只有华人没有骨气开日本车,实际上洋人开日本车的更多。倒是很多有钱的中国人开欧洲车(BMW,奔驰之类的)洋人特别穷的,年轻人多半开美国人,稍微好点的开日本车,再好的就又开高档的美国车和欧洲车了。
现在的日本车,也很多不是在日本生产的了。比如我买的Toyota Matrix就是在加拿大本土生产的,这个Matrix似乎只在北美生产销售,在日本本土和中国等地都没有见到过。
Matrix也很能说明问题,Matrix和Toyota和GM合作开发的一个车子,因此在GM就存在一个孪生兄弟,Pontiac Vibe,这两个车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除了牌子不同而已。从发动机到底盘传动和配置,都是一样,外形略有区别,远处完全分不出来,但是就倒霉的一个美国牌子,车价就是卖不上去,销量也少得多。2手的更是难买到,连1手都少,更别提2手的了。我本来努力找Vibe买,但是最终没有找到,只好买Matrix了。
我买车的时候也试开了同样档次的美国车和日本车,总体感觉确实美国车做工差,很多接缝处都不均匀。还是在表面上,看不见的地方都不知道什么样了,而且美国车设计的都很奇怪,坐进去很不舒服,明明很大的车身, 坐的位置确那么低,看来必须身高2米的人做进去才行,开起来噪音也很大,也许碰撞的时候结实一些,我没有敢去撞一下,单独从碰撞试验的数字来看,美国车并不占优。
可靠性和耐用性是很多人给出的结论,而且是很多年获得的结论,就是日本车还是大大好于美国车。不知道美国这个汽车大国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也不知道日本鬼子怎么逐渐占据了北美车市的。
日本鬼子如果在政治上和感情上能够做出一些让步的话,在亚洲,包括中国市场一定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功的。不过日本鬼子就是那么强硬,死不认错,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国产汽车要想从质量和口碑,和日本车竞争可能性太小了。美国那么个大国不也是节节败退,听说Ford又在大裁员了。
其实中国直接面对竞争的并不是日本,而是印度巴西和韩国这样的国家,和日本竞争应该还不是30-50年的目标,毕竟差的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清晰看到差距,抵制日货是必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占领市场,至少占领自己家门口的市场,别最终像美国一样,把北美市场都给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