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开吻:加拿大两次买车经历 匆忙VS仔细比较

本文导航

致谢:网友开吻(专辑),分享从登陆以来4年的Blog,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原文请点击这里
提示:因为涉及原创作者版权,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前回书说到开吻同志在温哥华,惨淡度过2005年的圣诞节。 终于熬到了车行都上班的日子了, 开吻迫不及待的去买车。 那是28号的事情了,我27号就约了一个在Surrey的一个车行,说有Matrix,价格还不错。打电话过去说好了,结果等我和我的朋友,开车不远万里跑到Surrey去,结果那家伙改口说:昨天晚上卖掉了。

狗P,我才不相信大晚上有人现金去买二手车呢。就骗我过去好买其它车,门都没有,当即扬长而去。这种道德败坏的洋人,还是比较少碰见的。有生意也绝对不和他做,然后返回West Minister我记下的另外一家,到了那里已经快中午了。是一个小车行,Sales是一个突尼斯人,这加拿大真的是什么国家的人都有,大杂烩。

看起来人还算老实,他直接告诉我车子出过事故,右侧门撞坏被换新的了,有维修记录和ICBC的认证。我看了看车子已经修的没有痕迹了,把车子升起来看了看地盘也没有焊接的痕迹。只好相信车子其它地方没有致命伤,我试着开了一圈,感觉还行,就是噪音大。

不过这Matrix尤其是四轮驱动的版本著名的缺点就是噪音比较大,而且是旧车,要求就更不能太高。既然有事故,就得很咬事故砍价,结果价格从14999砍到13000,成交!其实我有点后悔,如果横下心来,说不定可以再要出几百块钱来。不过我当时确实着急,而且肚子饿得厉害,我得赶快买了车,然后才能去Ikea买家具。

后面事情太多了,不能再看第二家了,于是立马买下。后面的手续倒是真的简单,ICBC来了一个人现场办公,买保险上牌一共10分钟搞定。想想在中国买车还的排队上牌好几天呢,上了牌子马上往回开,肚子里面已经空了很久了,一天没有吃饭,眼看天都快黑了,还要去Ikea买家具呢。

回到Richmond,在朋友家随便趴了两口饭添了肚子,立马去Ikea。趁关门之前把电脑桌,被子,枕头,灯,各种小玩意儿都买齐了。 统统装近Matrix里面。这Matrix真能装货,Ikea的Cashier都不相信这些东西我一个人能扛走。

从Ikea开回我的临时住处家庭旅馆已经很晚了,开到楼下,我连打开车门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车里坐了一会儿,逐渐恢复体力才上楼睡觉,搬家具搬得浑身臭汗,本来打算洗澡再睡,结果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次买车经历详述

搬家以后两个人都上班,买车就是第一件要办的事情。我们现在有一台Toyota Matrix,2手的事故车,买的比较便宜,性能还不错。但是等Emma来了以后就比较小了。听取了很多周边有家的人的建议,目前最看好的车子是Toyota Sienna。那是一个5米长的7座大Van。国内可能叫面包车。和Honda 的奥得赛很像。

希望新车又拉人又拉货

这车又能拉人也能装货。从性能价格比来看比较划算。但是有好就有坏, 外观不如SUV那么Cool,油耗也没有轿车那么省。但是一旦考虑一家人出去玩和经常买些大东西搬回家的情况,还是Van比较值。 要知道,在加拿大可不如中国服务那么好, 买东西大部分都要自己搬回去和安装。

找人干活很贵的。这里可没有在街上站着等活儿干的民工。这里干体力活的人工资也不比我们搞高科技的低。给他们挣钱去还不如自己DIY,也算是锻炼身体,增加社会融入感的一部分吧。

信赖Toyota

关于车子的品牌我还是很信赖Toyota。我和我太太一共拥有过四辆车子。清一色全部都是Toyota或者基于Toyota平台的车。Toyota给我的印象就是朴实可靠经济。不止是我自己这么认为,昨天在图书馆查了Consumer Report杂志的全美(加)调查。

Toyota的车子故障率最低,用户满意度最高。而且开了多年以后再次销售的价格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牌(当然Honda 和Toyota基本上都是数一数二的)。我自己开过的toyota车也是开了N年从来没有坏过。完全不操心。就连我这个被撞过的Matrix也还都挺好的。而且我买的Toyota车子没有一个是在日本制造的,就算是抵制日货和我关系也不大。

而且说道抵制日货这件事情上, 我从目前比较国际化的眼光回头看这些事情。我觉得中国抵制日货精神可嘉,但是可能收效甚微。一方面日本东西在中国市场比例并不足以影响到日本经济。日本货在全世界哪里都卖。 另外一方面,中国的直接竞争敌人(经济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是印度或者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而根本不是日本。

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科技能力和日本相比还差得比较远。 倒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和直接和中国争抢能源争抢投资的主要威胁。如果真的要从经济上强大起来,印度是中国最大的潜在敌人。如果打算和日本在经济上竞争,中国还需要按照目前的速度再发展20年才有可能。

这次买车应该是我人生中第4次买车了。不像上次买车那么着急,这次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考察北美汽车市场。上次买车纯属逼到绝路上了。那时候我刚来加拿大,正好赶上圣诞节,卖车的都歇业了。我一个人孤苦伶仃住在Richmond一个家庭旅馆里面,附近连饭馆都关门了,没有车连饭都吃不上。

而且我还着急赶快买了车好开到Victoria定居。所以车行开门第一天我就急急火火低买了现在这个二手的Matrix回来。当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选择了。还在这个 Matrix还没有太多的问题。除了空调不工作以外。这里夏天根本不热,没有空调也无所谓。我这不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来了。

这次买车是因为买了房子,要搬家到比较远的Langford City了。目前我们住的地方上班比较方便Car Pool。所以一个车也够用。等搬走以后就没有人可以Car Pool了。我们两个上班的方向又是一个南一个北。必须得再买一个车子。而且现在的Matrix已经多次发现在北美的生活方式下不够用的情况。北美这里不像在中国,买什么东西都有人给送货。

而且这里很多东西都必须自己动手搬。一旦有了房子,不像中国的楼房,自己有了House,自己搬的东西更多。今天推了除草机除草,明天买颗树苗回来种, 后天买点木料自己打个家具等等。要不街上到处都洋人开的卡车上下班。我当然不会买卡车的,虽然看起来威风,但是油耗太高了。我舍不得。

延伸阅读

网友开吻:闲谈美国车与日本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