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一旦尿意袭来更是刻不容缓。在家还好办,如果是在旅途中、尤其是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方便”问题有时还真不是那么方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所谓“百里不同俗”,如厕也是如此。在外国上厕所,有时会遇到一些让人你意想不到的事,有的令人莞尔,有的则发人深省。 一、美国“大使馆” 凡是跟旅行团去过欧洲的,多半都知道麦当劳还有个别称……“麦当娜她妺妺?”哪儿啊,那是东北老太太白云说的,十分的不靠谱儿。我说的这个是旅行团导游给起的,叫“美国大使馆”。在欧洲城市街头找个公厕不容易,最方便的“方便”之所,就是麦当劳,麦克劳无处不在,而且里面准有厕所,免费的,卫生也不错。所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美式快餐连锁店就得了这么个雅号,其中“大使馆”的那个“使”字是个多音字。 其实真要到了美国,你会发现在那里上厕所不像在欧洲那么不方便,公园、商场、图书馆、博物馆、社区体育中心等等这些公共场所都有可供免费使用的洗手间。 canadameet.us 俺第一次出国就是去的美国,97年。去之前就有人告诉过俺,美国哪儿都大。到那儿一看果不其然,连厕所都大。有一次在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里上厕所,进去一看,光小便区就有个中型会议室的规模,沿四壁一圈数十个尿斗子,上座率足有百分之八十。正嘘嘘之间,听见一旁有人聊天,用得是中文;未几,又听另一边也有人说话,讲的也是中文;这当儿有一个天津味儿的大嗓门嚷道:“介四美国嘛?我喃么听着大伙所话这么亲切涅?”所有人闻声一齐抬头四顾,赫然发现一屋子竟然差不多都是中国人,愣了一秒钟,大伙一齐笑起来。我旁边一刚站过来的白人胖子,吓了一哆嗦,半截尿全甩裤腿上了。 www.canadameet.us 那时候美国是国内最主要的公款旅游目的地,到处可以见到成群结队身穿西装、脚登旅游鞋、手捧保温杯的男女同胞在一面小导游旗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地行进。倒是现在这种场景很少见了,据说公务旅行团早就转移到东非、西澳、南美、北欧玩深度游去了。
图1:迪斯尼乐园里的花车大游行。不过这不是洛杉矶那个,是后来在东京迪斯尼拍的。 canadameet.us 二、身高歧视 canadameet.us 前面说在欧洲找公厕难,那是在城市街头,如果是在公路上旅行,没这个问题。欧洲高速路上的休息区,吃喝拉撒玩,各种服务一应俱全。而且甭担心司机因为赶路错过尿点,他们有规定,走多远必须进一回休息区,旅行大巴上有自动记录,警察有可能会上来检查的,违规会遭到重罚。当然他们制定这种规定不是怕司机耽误乘客上厕所,而是为了防止疲劳驾驶。
德国的高速路大概是欧洲最好的,不仅路况好,沿途的服务设施也好。2000年俺第一次去德国,从科隆往南到弗莱堡,再转东到慕尼黑、再折回西北到法兰克福,一路上进过不少高速路的休息区,那里的公共厕所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干净、上档次。只是有一回,忘了是在哪段路上了,一进那家厕所就感觉不太对劲,往尿斗子前一站,找到了问题所在:这家厕所的小便器安装的住置特别的高,以俺超过一米八的身高,站过去都觉得有点别扭。偏那次与俺同行的人当中,有一位身高大约一米六的老兄。那泡尿那老哥撒得太难了,玩命踮着脚、腼着肚子,好歹才将将不至于洒汤漏水……我怀疑设计这间厕所的那个德国人是不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德国人普遍身材高大是不假,但你们就没有矬个子么?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canadameet.us
图2:德国法兰克福街头的货摊儿。 www.canadameet.us 三、厕所商机 厕所里当然有商机,最简单的就是卖门票,不过那个手段不算高明。还是接着说德国,看看貌似憨厚的德国人是如何开发厕所商机的。 www.canadameet.us 2005年再去德国,走的是从巴黎经卢森堡到法兰克福、再到慕尼黑这条“热线”。这回在高速路休息区上厕所,发现人家收费了,按人头一个人半欧元。我记得上回来德国厕所随便上、没人要钱啊?难道实行欧元后德国佬儿连匆匆过客的一泡尿都不放过啦?不过没辙,别的事可以较劲赌气唯独上厕所这事儿不行,只得老老实实给人递上买路钱以解决内急问题。递过钱去才知道,德国佬儿还没唯利是图到一泡尿都挣你半欧元的地步。人家接过钱,会给你一张代金券,凭这张代金券,你可以在该休息区的便利店里消费。德国物价那么高,半个欧元能买什么呀?比如一个苹果,或者……一瓶饮料,好让你喝完到下一个休息区接着上厕所啊! www.canadameet.us
图3:在德国西南部地区旅行,曾经投宿过的一个小村儿。这是客栈门前清晨时的景像。
四、尿比油贵 canadameet.us 德国佬儿设计的“撒尿换饮料”计划令人叹为观止,老牌儿资本主义的捞钱手段还是高,不服不行。相比之下,古老的埃及虽然文明得更早,但在这方面就太不讲究方式方法了。 www.canadameet.us 埃及是世界一等一的旅游大国,所以他们的一些旅游设施还是很有水准的,比如旅游酒店。但是,埃及的公共卫生间水平差异很大,有些能评上星级,有些则跟中国贫困地区的农家厕有一拼。但是无论好歹,每间公厕门口都弄一大叔坐地收钱,而且还不少收,一张嘴就是:“秃胖!” canadameet.us “秃胖”,听明白了吗?人家说的是英语,就是两个埃镑(Two Pound )。要知道,埃及加油站里的汽油当时才卖一镑一升。换句话说,就是一泡尿值两升油,哪儿说理去?!
图4:埃及,从红海度假区去开罗的路上,在一处加油站休息时拍下的,右边的路牌上标着距离开罗还有200公里。 canadameet.us 五、男厕所里的女清洁工 我们公司所在的那栋写字楼里,负责打扫卫生间的大嫂是个大嗓门,每次她工作前那一声断喝:“男卫里有人吗?!”高亢宏亮,全楼层都听得见。这是人家这行儿的行规,女工打扫男卫,总不能一声不吭、推门就进吧? canadameet.us 可是也有不吝这个的,我在俄罗斯就见过。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外面有一个公厕,很多准备进克里姆林宫参观的游客都会先在那里方便一下,减轻减轻负担。我也不能免俗,06年去莫斯科那回,进克宫之前也先“光顾”了那里。当时正专心致志低首观瀑间,眼角余光忽见一只大号儿墩布在脚边游走,便知有辛勤的清洁工正在工作。目光下意识地一抬,赫然见到这个清洁工竟然是位身形富态的俄罗斯大妈!
这位胖大妈置身于这个人来客往的男厕所中,从容淡定、神态自若,仿佛视身边这群正在撒尿的须眉男子如无物,就差再跟你来一句:“让让,抬抬脚”了。这份心理素质令人敬佩。倒是有同旅行团的同胞事后承认,让胖大妈吓得一泡尿只尿了半截就仓皇逃出。
图5:莫斯科红场上的古姆百货公司内景。 六、女士优先 canadameet.us 人家俄罗斯胖大妈进男厕所,那属于“职务行为”,无可厚非,你要是不适应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毕竟人家又没有请你去“被参观”。但是,如果女人进男厕所直接就是来“方便”的,那这事儿是不是就听着有点儿邪乎了? 这样的��儿我也碰见过,还不止一次。第一次遇到是在埃及“阿布辛贝神庙”售票处附近的那个厕所里。那个厕所“早高峰”时段非常拥挤。因为埃及的旅行大巴都是成群结队地出动。而从阿斯旺去阿布辛贝一般都是半夜出发,天亮前到达,懵懵懂懂的游客们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奔厕所。您想,数百人蜂拥而至,那厕所能不爆棚么? canadameet.us 当时俺身在其中,正嘘嘘之际,忽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几位金发碧眼的白人妇女推门而入,旁若无人般直奔里面的“隔断小单间儿”……“女的进男厕所了?!”这边有人发出惊呼。一个见多识广的“全陪”撇嘴道:“这有什么,女厕那边满员了,女的就可以来男厕这边,这是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嗯呢!如果您是个男的,下次您在哪个旅游景点儿上厕所,“小单间儿”门一开,里面出来一位女士,您甭怀疑自己进错了厕所。在西方,女士就有这种特权。那么,这个“惯例”适合男的吗?真没听说,我劝您别去尝试,为一泡尿让人当流氓拿到衙门里去,值不当的。
图6:埃及,清晨的阳光照在阿布辛贝大神庙门前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雕像上。 canadameet.us 七、“吝啬”的日本人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里的公厕都相当讲究了,厕纸、洗水液、烘手机一应俱全。北京市环卫部门去年曾经做了一个统计,说北京市11个公园内142个提供厕纸的公厕里,如厕者人均消耗厕纸2.8米! 上趟厕所使2.8米的纸,国人这屎拉得确实有气派,不服不行。相形之下,小日本儿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有点“抠抠嗦嗦”了。 canadameet.us 日本公共厕所的洗手台前都备有质量很好的擦手纸巾,但是如果你留意点就会发现,有相当多的日本人洗过手后不会取用那些纸巾擦手,他们会很淡定地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方手绢来擦干手上的水渍。当时我见了这场景惊诧不已,这都什么年代了,小日本儿怎么兜里还揣着手绢呢?! www.canadameet.us
图7:日本京都火车站内景。原广司设计的这座建筑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车站之一。 八、偷厕纸的人 前面说北京公厕里人均耗纸2.8米,听着很邪乎是吧?我告诉您,那不算什么,加拿大的列治文市是没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如果统计,结果很可能会打破北京这个记录。 列治文公共图书馆二楼有个卫生间。那里的厕纸是装在一个大圆盒子里,那个盒子有多大呢?直径差不多跟个洗脸盆似的,您能想像那一大盘厕纸得有多少了吧?随便用,绝对管够。 有一次我去那个厕所,听到一间“大便隔间”里厕纸盒的转轴在“哗啦哗啦”地响,显然,是有人正在从盒子里往外拽厕纸。奇怪的是,那声音一直响个不停,我这里一泡尿都撒完了,那里面还在响。 当时我非常奇怪:“怎么这厕纸盒跟装了马达似的,停不住了?” 我也是闲的,一心想看个究竟,磨磨蹭蹭地洗完手,就站在那里等。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厕纸盒发出的声响终于停了。又过了一会儿,“隔间”的门一开,一位看上去七十多岁、东亚人面孔的老头儿(我没听到他说话,故此不能、也不情愿指认他是华人)慢吞吞走出来,他穿了一件拉链夹克,腰腹部鼓鼓囊囊的,镇定自若地径直走出了厕所。 我走进“隔间”,转了转那个大圆盘盒子:里面一寸厕纸都没有了。想起刚才出去的那老头儿异常丰满的腰腹,我猜那里面一定缠了百十米长的厕纸。从此以后,我对“为老不尊”这个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图8:加拿大,列治文市公共图书馆门前举行的“亚洲文化月”演艺活动。 canadameet.us 九、少见多怪 canadameet.us 还是加拿大某图书馆里的故事。这间公共图书馆有一处由几只沙发围成的休息区,那里经常坐着一位大汉,白人,满脸胡须、衣着邋遢。这位老兄从来不读书、不看报,只是呆坐着,有时候还自言自语或是哼个小曲儿什么的。总之,看上去不太正常。 canadameet.us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上厕所,刚好那老兄也在里面,他“方便”完了,正在洗手台前洗手。我心说:“看着这哥儿们不忒机激灵,可还挺讲究个人卫生的。” canadameet.us 他洗完手,回身从厕纸盒里拽出一截纸来,仔细擦干手上的水渍……接下来,这老兄做出的举动令我颇为惊异:擦完手后他并没有马上丢掉那团纸,而是顺手去擦溅到洗手台台面上的水,把台面上的水都擦去了,才扔掉那个已经湿成糊状的纸团。 难以置信,这样一个邋遢、甚至看上去精神上有点儿障碍的人,居然能有这样的行为! 我把这件事讲给一个当地的朋友听。朋友听后却颇不以为然,她说:“洗完手后随手擦干台面上的水,这是加拿大人在幼儿园里就养成的习惯。” 看来,是我少见多怪了。
图9:万圣节时,列治文图书馆邀请孩子们来此雕南瓜灯。 (责任编辑:无忧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