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雅思考试时间

书架变成鞋架——《诺丁山》旅行书店的命运

电影《诺丁山》中的画面。(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如今的旅行书店,已不是从前的模样。(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诺丁山》上映那年,我16岁。这部电影对情窦初开的我起了很深远的影响。买一杯咖啡,急促地行走,在街角撞上一个人,咖啡泼到对方身上,就此遇上了爱情,这就是我心目中曾经的爱情童话。于是我忘不了影片中街角的那个咖啡店;忘不了沿山而建的联排白房子;忘不了伦敦一个叫诺丁山的地方有个蓝色店面的旅行书店。

2007年,我一样为爱放弃一切来到英国,生活在这里。不是模仿,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到达的一个星期后,我就点名要去诺丁山造访这家旅行书店。这个书店,曾那样真实地存在于诺丁山。书店坐落在诺丁山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街上,这条街每逢周末就是一个古旧市场,有许多有趣的古董饰品和物品出售。

书店的名字很普通,叫旅行书店(The Travel Bookshop),书店里的书籍按照旅行目的和种类分类,但这家书店的意义已经不仅是书店,更是影片拍摄地的旅游景点,老板自然不会放过用《诺丁山》大作广告的机会。店里贴满了剧照和剪报,讲述着这家书店的“辉煌历史”。电影编剧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就住在这条街上,时常光顾这家旅行书店,由此得到灵感。其实影片中休格兰特住的蓝色门的小屋就是编剧理查德自己的房子,只是影片上映后,这扇蓝门被编剧拍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扇黑门。从1999年影片上映后,慕名前来的影迷络绎不绝,想要在书店门前留影还得排队。我站在书店的门口,回想着《诺丁山》里的安娜走进店门,随手拿起一本书的电影场景,心里觉得温暖。当看到排起长队的影迷们,我打消了于书店门口留影的念头,生活在英国,机会应该不少吧。

没想到,与“旅行书店”的这一次“邂逅”,竟成了“诀别”。

5年后,我准备再次造访这个“旅行书店”,重温当年的爱情童话带给我的感动,发现它已不复存在。影片里的书店名字The Travel Bookshop已经换成了门牌号,依旧是新漆的蓝色店面。走进店里,书香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皮鞋的胶皮味。四面墙的书架已被作为鞋架,满满当当地挤满了五颜六色的劣质皮鞋,上面用便签纸贴着不同的价格,大多不超过10英镑。这家充满了故事的书店竟然“沦为”廉价鞋店。

环顾四周,只有头顶接近屋顶的墙上贴着一张发黄的《诺丁山》电影海报,右面的墙上有几张曾经遗留下来的剪报。和曾经“大张旗鼓”风光地宣传自己相反,这家店“羞涩”地藏起了自己的“故事”。没有注意到,店里有个背对着我们的亚裔妇女,应该是老板,她始终弯着腰收拾整理地上凌乱的新到货。她转眼看了我一眼,认定我不象来店里消费的,又继续低下头整理,一边没有好气地说:“店里禁止拍照。”

就像《查宁十字街84号》的马克书店一样,因小说和电影而出名的原址上的书店再一次消失。

一家又一家,即使是头顶着“电影拍摄地”光环的“有故事的书店”也难逃厄运。实体书店的消失在英国已成严重问题。每一年英国实体书店都要倒闭超过100家,实体书店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已经持续很久了。独立书店不仅要和连锁书店抗争,更要和网络书店抗争,身上压着几座大山。

从前那跑遍一座城市只为求一本书的时光已过时,拿起手机,登陆亚马逊的app,输入书名,点下一键购买,比书店里便宜一半还多的书第二天就会送到你的家里。更有甚者,下载电子书,连邮递员的“跑腿费”都省下了。

科技改变生活,也带来残酷的现实。谁也无法把这个叫做“亚马逊”的怪兽装进瓶子里,只有任由它一步步将实体书店门吞噬。这家旅行书店最后的老板是32岁的萨拉·马查多,她在2009年开始接手这家全世界影迷都知道的小书店。然而2011年7月,这个和老板同龄的小书店已经难以为继,她曾经在倡导大家义务为这个书店工作,或者寻找新的买家接手,显然这些都没有实现。

当我再次站在这扇蓝色大门外,只有感慨世态变迁。

伦敦,诺丁山。

说不定你还会看到排队买咖啡的人,有人拿着咖啡急促的行走,

也许在街角,你还会意外的撞见一个人,咖啡泼在对方的身上。

也许你就此遇到了爱情,

但是他已经很难是一家书店的老板。

因为,他们已经越来越少。

(英闻网 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