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著名小提琴家侯以嘉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侯以嘉和她钟爱的,有着将近三百年历史的瓜纳利小提琴的最后一次合作。过去四年多来,这把名贵的小提琴一直陪伴着侯以嘉。
为优秀的小提琴家找到名贵的小提琴
对于一个小提琴家来说,得到一把名贵的,符合其个性,充分发挥表演风格的小提琴是一种毕生的追求。六年前,当侯以嘉第一次尝试用这把名为“玛丽小姐”的瓜纳利小提琴演奏时,她知道,那就是她最想要的小提琴。侯以嘉是在芝加哥的斯特拉迪瓦里收藏协会的安排下得到这把小提琴的使用权的。该收藏协会有一个项目,专门为优秀的小提琴家提供身价不菲的小提琴。
在借用“玛丽小姐”之前,侯以嘉在加拿大艺术协会乐器库的帮助下,得到了一把瓜纳利小提琴最高6年的使用权。到了芝加哥,侯以嘉在不知标签的情况下演奏了20多把小提琴,并且再次选择了一把瓜纳利小提琴,这就是那把名为“玛丽小姐”的小提琴。这把琴曾被伟大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克莱斯勒使用过。1924年,克莱斯勒从小提琴爱好者,英国贵族玛丽·波特曼手中获得这把琴,而这把琴也正因此得名。意大利着名的小提琴制作大师瓜纳利于1735年制作了这把小提琴。如今,这件稀世珍宝已经价值六百万元。

琴人合一
当小提琴家找到合适的小提琴,琴与人会浑然一体。侯以嘉正是用这把琴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小提琴和人很相像。好小提琴相伴,会给人带来积极的变化。我确实感到,这把小提琴让我长大了许多。小提琴手寻找好小提琴,就是寻找自己独特的声音,所以一开始那种很般配的感觉非常重要。”
克莱蒙特·埃里森和卡伦·埃里森共同拥有这把天价小提琴。相传,如果小提琴碰到不合适的人,就不会安静地呆在他们的肩膀上。埃里森夫妇说,2009年,当侯以嘉用这把小提琴为他们夫妇演奏时,他们高兴地发现,这把琴的表现很扎实,很稳健,他们当时就觉得这把琴找到了好的使用者。
侯以嘉带着“玛丽小姐”走遍了全世界。虽然借用期曾一度延长,但现在仍然到了不得不告别的时候。
有着特殊意义的小提琴协奏曲
在伦敦,侯以嘉和“玛丽小姐”最后合作演出的是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侯以嘉对这首协奏曲特别有感情,因为当年她出生的时候,侯以嘉的父亲,也是小提琴家的候伯治正在演奏这个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实际上,这是文化大革命后,解除对古典音乐禁令后的第一场音乐会。我父亲当时被选中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这场音乐会不仅对我父亲,而且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常重大。”
侯以嘉的父亲在演奏完以后,才得知自己有了一个女儿,当上了父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侯以嘉的父母来到加拿大,她也在加拿大度过了快乐的童年。9岁那年,侯以嘉入读多伦多的皇家音乐学院。后来她又到美国的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小提琴家多萝西·德雷和林昭亮等。17岁时,侯以嘉就登台演奏帕格尼尼的随想曲,获得好评。她先后获得过叁个国际小提琴比赛的金奖,并连续叁年获得加拿大音乐比赛第一名。
侯以嘉的父母也参加了她11月27日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音乐会。侯以嘉的母亲在音乐会后说,或许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梦想,但这一天,当他们听着女儿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他们感觉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放手是给别人一个机会
在伦敦的演出后,侯以嘉将前往位于安大略省密西沙加的家中,再次用“玛丽小姐”为父母演奏一次,然后就会归还这把名贵的小提琴。侯以嘉说,和自己钟爱的小提琴分手,她一开始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但现在她已经明白,该放手时必须放手,因为正是其他人放手,才使她有了拥有这件乐器的机会。她现在正给其他小提琴家一个好机会。
向着目标坚定不移 侯以嘉成功靠苦练
「在中国,尾指不到无名指第一节的,不能成为小提琴家,我的尾指天生较短,所以若以先天因素而言,我是不可能当上小提琴家,但今天我却是不折不扣的小提琴乐手。」系出小提琴家名门、被誉为「天才小提琴家」的加国华裔国际知名小提琴家侯以嘉,强调天份只佔10%,努力练习与向着目标坚定不移,才是成功因素的90%。
3岁随父母亲一同移居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加市,被誉为「天才小提琴家」的侯以嘉,绝对是产自本地的知名国际音乐家。祖籍上海的侯以嘉,父亲侯伯治是当代着名小提琴家及教师,母亲也是小提琴乐手,侯以嘉(Susanne Hou)不仅系出小提琴名门,更被本地音乐家誉为「天才小提琴家」。
音乐家路途不平坦
不过侯以嘉却认为,有此方面的天份固然是恩赐,但构成成功的主要因素90%是靠个人努力,与对自己订立的目标有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她勉励有志将音乐视为终身事业的年轻音乐家,不要单靠天份而疏懒练习,她说音乐家的路途其实并不平坦,然而坚定信念勇敢尝试,成功必会在望。
首位夺得3项国际小提琴赛事金牌:包括1997年西班牙萨拉沙国际小提琴比赛、99年法国玛嘉烈·朗及杰克·提博钢琴及小提琴比赛,以及同年的意大利利比扎小提琴大赛的侯以嘉,除了上述3项国际赛事外,亦于2002年在纽约与茱利亚交响乐团合作,赢得德沃夏克协奏曲比赛大奖;此外她又连续叁年获得加拿大艺术协会最高荣誉奖金。
这位小提琴乐界的「天之骄女」,塬来也曾对是否继续做小提琴家而迷失过,侯以嘉向本报说,当时只有15岁的她,已经不时往返美国纽约等北美城市参加比赛及表演,她说:「见到要为生活而奔驰的父母,为了省回交通费,乘夜开车送她到纽约,当表演或比赛完毕后,又马上即日赶回多伦多,那时侯我睡在汽车后座,见到父母这样,顿感这条音乐之路塬来也颇沉重,于是有一天我跟父母说,我不想再做小提琴家。」
侯以嘉续称:「父母听罢没有作出太大反应,只平静地跟我说做你自己的选择,不论是甚么都会支持。翌日我便过着不碰小提琴的一天。」
她说这一天她没有打开过装载着小提琴的盒子,还以为自己会很惬意地过,岂料那天晚上竟然睡不着,侯以嘉说就好像生命中缺乏了什么似的,这时她真正感受到小提琴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坚定了她以小提琴作为其终身事业。
需到世界各地作小提琴演出的侯以嘉,将会在多伦多逗留约2个月,预备下个乐季在欧洲演出之旅,另外又会在本月21日在多伦多表演,她说当然最高兴就是与父母及家中小狗共聚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