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雅思网_雅思预测_雅思机经_雅思考试_雅思资料下载_雅思名师_2018年雅思考试时间

在北美想学医,就别去爬藤!

  为啥子呢?

  看过笑哥写过这个戏列第一篇的网客们, 还记得哥大本科生的必修课吗?没记得的话也没关系,俺再抄一遍:

  哥大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 亦称CC)的必修课, 也叫核心课程 (Core Curriculum). 简单地讲, 这个必修课包括为期一年的“西方文学名著”(即"Literature Humanities“, 文学人文), 一年的“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一个学期的“音乐人文” (Music Humanities); 一个学期的“艺术人文” (Art Humanities),三个学期的科学前沿(Frontiers of Science),一个学期的“大学写作”(University Writing),4个学期的一门外语,两个学期的东方主要文化(Global Core), 两个学期的体育(PE).

  从上可见,CC的大学生头两年也甭想太多心思了,你说八门也好,十门也罢,总之,这些就叫必修课。这些必修课的难度大不大,看官可以去狗一狗哥伦比亚的Core,据说学不好的只有两种,一种是MIT滴(别砸俺,不是笑哥开创的),另外一种就是想搞运动滴! 这些都是调侃啦(就像MIT笑话H学工科的),其实,要想学好那些Core,那些人文哲学,不花精力去读书,不花时间去写论文,不积极参加课堂内课堂外的辩论,你还是学不好的。这些必修课,可称作是这些大学生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教学生们怎样地独立的去思考,去站在巨人(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等等)的肩膀上思考。 很多人喜欢哥大是因为Core,很多人不喜欢哥大也是因为Core。 进了CC不想学Core怎么办呀?你也可以转学到Fu(哥大的工学院)。

  爬上了藤还想学医的有没有呢?有啊!但学医的同学还要上医学预备课(pre-med courses). 医学预备课都是什么呢?早前不少大虾都详细的介绍过,笑哥这里简单回顾:

  The "pre-med" classes required by virtually all schools in the US are as follows:

  A year of Freshman Chemistry along with the appropriate laboratory courses

  A year of Organic Chemistry along with laboratory courses

  A year of Biology along with laboratory courses

  A year of Physics along with laboratory courses

  A year of English

  A year of Calculus or other advanced math classes, including Statistics

  客官看到了吧,除了万金油的英文和数学,想爬医学院的大学生还要学一年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外加实验课。这些理科的课程学起来都不容易,都是大学里面最难学好的,要想拿到好成绩,也就是A,更要做尖子里的尖子。

  藤校里面拿A容易吗?

  首先要承认,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能爬上去的学习成绩都不赖。

  学习成绩都不赖, 那大家就已起拿A嘛!那就是想当然啦。

  就笑哥所知,也可能不全面,藤校的课目成绩是按曲线分布的,也就是说,每门课都要求拿A的不能超过多少多少(如, 20 - 30%), 拿B拿C的多少多少, 总之,大家不可能都拿A(GPA 4.0)。

  不拿A,拿个B怎样?拿个B, GPA就掉到3.0了,你想想,得拿多少A才能把拿B的损失拽上来啊!

  话再回到考医学院上面。为什么说”想学医,就别去爬藤“呢? 问题的关键是,考医学院的前提是大本GPA不低于~3.6, 但很多藤校的GPA都很低 (H除外, 据说分数最膨胀,P分数最紧缩),拿到B很正常,B ==3.0啊! 你去算一算?

  在州立,GPA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很多聪明的好学生,一上大学就选化学物理生物的,没有这个必修课,也没有那个辩论的,那些课的难度好像也好对付一点,拿个A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 小菜一碟。

  州立大学的课容易吗? 跟藤校比可能是容易吧。笑女高中的一个好朋友,学习也是4.0地那种,考大学的时候不运气,最好的藤校结果是WL,后来上的时最好的本州大学。 一年级下来,学业超前不说,GPA更是好的不能再好(4。0),第二年要求转学去哥大,人家就想08亿样,真就转成了,学习好吧!

  但是,这位校友在哥大的学业很吃力。 吃力也不要紧,大家都吃力,关键是吃力不讨好,心里就气不服了。哥大对转学过来的要求不变,每个学生都要去上必修课。哥大的Econ课不是一般的难,考试成绩不好那时正常的,这位校友在哥大的第一年就拿了好几个B, B-,他的爬医希望越来越小了。

  再来说说笑女。女儿从高一开始去当地的儿童医院,还有HOSPICE等做义工,高三开始去了幼儿儿童心脏研究所,一直到高中毕业。 说起来,笑女在高中阶段是想学医的,而且也是朝这方面努力的。她报大学意想专业的时候,填报的也是生物。

  到哥大后,人家也不要求你选专业,除了必修课,爱学啥选啥,爱上哪儿上哪儿。笑女第一学年还去朱丽亚旁听人家声乐呢。听人家朱丽亚的唱歌,可比笑哥在家干嚎享受多乐!

  上完一年级以后,笑女发现自己蛮喜欢辩论的,你说对的她会举例说不对,你说肯定的她举例说不肯定,辩来辩去的,要得是那个过程,辩论的结果是双方互补,双方受益。 说着说着,辩着辩着,人家就改变主意了,不学医了,要学政治,要学经济。

  上大二后,笑女开始发简历,买衣服,去面试,还没学过几门课的她,十一月份就在花儿街找到了intern,每周去干一天或一天半,工作经验就是这么攒起来的。到学校里面再学MacroEcon时,心里总能联系到现实中的一点皮毛, 学起来辩起来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累不累呢? 选择好的话,学习和工作是互补的。

  对学Econ的学生来说,哥大的优势也是蛮大的,白天去花街intern, 晚上回宿舍睡觉,那是真方便啊。 学习期间找到intern的学生,一般干得都很努力,都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样一来,署假全职的intern,就手到擒来了。

  有人问孩子署假找工作的事。其实牛腰的工作多的很,很多人早早的就解决问题了。凡事就是一个早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

  笑哥帮没帮忙?俺想帮也帮不上啊!不对,忙,俺还是帮过的。

  笑哥陪女儿逛大猫小猫的功劳还是不能抹掉的,那个费时呀,那个腿软呀,那个看到标牌上数字的心颤呀,没有老爸这个大男人的夸奖,笑女是买不到合体的好衣服的。记住:女儿买衣服的话,要老爸去陪。为啥?在老妈的眼里,女儿穿啥都好看!当然,有了男朋友以后,老爸就不瞎惨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