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一凡综合报道】美国民众的退休福利体系比较复杂,主要有三大“支柱”,即国家、企业和个人混合型退休福利体系。
第一,工薪族在工作时每月收入超过1160美元可以计算点数,每年最多4个点数,满足40个点数也即工作10年后就可以在退休后从联邦社会安全局领取每月1000美元左右的社安金,这是政府建立的全国性养老体系,其目的是使每一名工作的人在退休后能有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第二,主要是私营公司所谓的“401K计划”,由雇主和雇员共同出资,每月有一定金额的退休储蓄投资,这部分金额到领取时才需要缴税,大多数人采取逐渐领取的方式。
第三,可以有更多投资选择的个人退休储蓄账户,即IRA,个人成立退休账户每月存进一定金额,同样,工薪族投入到这种储蓄的钱也是到领取时缴税。这其中,社安金最早可以从62岁开始领取,但每月只能领取标准金额的75%,若满67岁(1960年后出生的人)可以领取全额;401K最早59.5岁领取,最晚70.5岁开始领取,但55岁若失业、离职、提前退休等也可开始领取;IRA个人退休储蓄账户最早59.5岁开始领取,没有最晚领取时间。以上的三大支柱主要适用于私营企业雇员,而政府公务员和公立大学雇员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是按照工作时间长短来发放的。如公立大学教授退休时如果达到工作时间标准,退休金可以保持退休前的收入水平;如果工作时间不够,退休金按比例递减,同时仍然可以从政府领取到养老金(社会安全金)。而政府公务员的退休金制度通常称之为福利式退休金体系(defined benefit),也就是按照公务员退休前的年薪、工作时间等计算出退休金额度。
总体来说,在美国的退休保障体系中,退休年龄个人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一般说来,退休越早,退休金积累较少,财政压力比较大;退休晚,领取退休金晚,可供领取的金额较多。但这种相对灵活的制度并非没有缺点。
有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政府以401K为代表的养老计划事实上是一种政府支持的庞氏计划(ponzi scheme)。所谓庞氏计划,即向投资者许诺固定比例的非市场投资回报,在整个过程中为部分投资者提供的回报超过自己投资获得的回报;只能通过不断的吸引投资,将新的投资作为前期投资者的回报。资金链终有一天会断裂。对于美国养老体系来说,存在着人口结构的风险:随着居民年龄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而提高,每个年轻人就需要为老年人支付越来越多的钱。美国目前有个专门的说法称之为“隔代儿童虐待”(inter-generational child abuse)。据国家公共广播(NPR)公布的美国债务构成,美国国债的19%来自是社保基金,这个比例很能够说明“寅吃卯粮”的问题。
不仅如此。美国各界也存在着“是否应该用延长退休”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争论。19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65岁方可全额领取全额社会保障福利,并根据规定逐步推迟到66、67岁,即现在中国可能借鉴的“渐进式推进”。现在,依然美国政府依然在酝酿进一步推迟退休的规定,法定退休年龄可能被推迟到68岁乃至70岁。这样对社保金缺口不无助益,可望减轻年轻人负担,但另一方面又“占”了年轻人的工作职位。当前美国65岁以上人群的失业率是6.2%,20岁至24岁的年轻人的失业率则高达50%以上。老年就业者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稳定的居住习惯更容易受到雇主青睐。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报告显示,2014年及之后的几年将是美国人退休的“井喷期”:1946-1964年在“婴儿潮”出生的人随着年龄增大,更多的人会选择退休。这意味着美国的社会福利面临这更大的压力,但好在较为灵活的退休选择和多样的退休金来源使得大部分美国人不会对“延迟退休”怨声载道。